明朝科举看颜值,好看上榜,丑逼落榜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古代科举考试可是中下贫农进入仕途的一条大路。如若位居榜首考中状元,那可是身份高贵、备受恩宠啊,可是当状元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必须才高八斗,尤其是在明朝想当状元更不是个简单的事,不仅才高八斗还得颜值爆表。在明朝有状元之才却无状元之貌而痛失状元之名的人可是大有人在的。


明朝科举看颜值,好看上榜,丑逼落榜

洪武四年首次殿试就树立了榜样。原拟为状元的郭翀因为貌丑被降为榜眼,英俊的吴宗伯被拔为状元。 建文二年,胡广以非凡的帅气取代了初拟为状元的王艮。 正统元年,主考官、大学士杨士奇事先确认周旋为初拟状元候选人。传胪那天,大家发现周旋的外貌十分丑陋,但木已成舟,于是“舆情怅然”。 正统四年,殿试初拟张和为状元,明英宗而特派贴身太监去张和的住所当面查看,发现他的眼睛长翳、昏花,便将他降为二甲一名,另将英武俊朗的施槃拔为状元。 万历年间,凡选状元,都要经过皇帝“密谈”所谓密谈,也是看颜值。
明朝科举看颜值,好看上榜,丑逼落榜 这样定状元的方式也是够可以的了,在我看来还是因为朱元璋长得丑,对于长相一直是他的遗憾,所以他觉得,他选拔出的状元一定要成为大明的形象代言人,这是朝廷的“面子”。所以才干出这样荒唐的事儿。不过现在的社会啊还不是一样,处处看颜值,不过也不都是颜值为王,才华才是最重要的。马云也不好看不也是那么牛吗?虽然马化腾也非常牛,但人家颜值也高啊。


明朝科举看颜值,好看上榜,丑逼落榜


《山海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