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蹤詭祕的菌類之王,帝王都為之傾心的奇味山珍

雞樅:行蹤詭秘的菌類之王

汪鶴年

行蹤詭秘的菌類之王,帝王都為之傾心的奇味山珍

火把節前後,在滇西的大山之中,一場電閃雷鳴的大雨過後,雞樅便破土而出,一簇簇,一叢叢,如同一把把黑褐或微黃的小傘,在碧綠的山林間撐起一片片柔情與浪漫……

特別而神秘的菌類

在食用菌中,雞樅是一種既很特別,也很神秘的菌類。據說雞樅生長之地,其下總有一窩白色的螞蟻,數以千百計,領頭的是一狀如螻蛄之蟻王。蟻窩有拳頭大小,蟻王居中,自營一巢,其他螞蟻則在土窩的四壁上築巢而居,儼如蜂房。採拾雞樅之時,你可千萬別驚動了這些螞蟻,否則白蟻一旦棄巢而去,明年此處就不會有雞樅了。

民間還盛傳:雞樅有個原地生長的特性,人稱“雞樅窩”。採摘雞樅,若今年某月某日得之,則明年此月此日又可於此地復得。而且一旦發現窩樅,還會在不遠處找到另一片窩樅。連拾雞樅都很有講究,需早起、單行,發現雞樅不能喧譁,否則會把“雞樅娘娘”嚇跑。採雞樅時還忌用鐮刀、鋤頭等鐵器,只能使用木棍、竹籤等器具,或直接用手刨撿。所以,採雞樅者多為行家,既知其時,又知其地,更知其法,而且往往秘不示人。

行蹤詭秘的菌類之王,帝王都為之傾心的奇味山珍

按現代科學的解釋,所謂“雞樅窩”等現象,實際上是一種共生關係在起作用。雞樅一般生長在雜草叢生的荒坡或林間,其繁殖生長的營養基質是白蟻運回巢穴的枝葉和白蟻的排洩物,而白蟻則需要雞樅的菌絲作為在地下構築蟻巢的材料,幼蟻靠菌絲為食,也是白蟻的越冬食物。因雞樅與白蟻這種特殊的共生關係,故而至今仍無法人工培植。

雞樅產季為每年的六至九月,它多半生長在未受汙染,微帶酸性的紅壤山林的半山坡上,雨後猶多。雞樅具有成“窩”生長的習性,往往是一個獨菌先張開成傘,然後一群小菌環繞而生,一窩雞樅少者一兩朵,多者數朵或二三十朵,最多者有上百朵。真像母雞孵蛋一樣,故古人說它“以大覆小,如雞伏子”。

雞樅剛出土時菌蓋呈圓錐形,色黑褐或微黃,菌折呈白色,老熟時微黃,大者重達數兩。雞樅出土後壽命很短,故拾雞樅要抓住時機,早則太嫩,晚則太老。以雞樅頂上傘蓋未張時採摘最為鮮嫩肥美,若傘蓋一張,肉就老了。採收後,除去泥沙,洗淨鮮用,或乾燥備用。

行蹤詭秘的菌類之王,帝王都為之傾心的奇味山珍

汲天之甘露,地之精華的雞樅,是名符其實的山珍,在明代曾被列為貢品,一直享有“食菌之冠”、“菌類之王”等美譽。清人賈傑《雞樅》詩就形象地道出雞樅的種種妙處:“至味常無種,輪菌雪作膚。莖從新雨茁,香自晚春腴。鮮嫩頭番秀,肥抽九節蒲。秋風菁菜客,食品列茲無。”

它不僅味美,而且極富營養,它除含有人體所必須的16種氨基酸、蛋白質和脂肪外,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鈣、磷、鐵、核黃酸等物質。據《本草綱目》記載,雞樅還有“益味、清神、治痔”等功效。

雞樅盛產於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廣西、江蘇、福建、湖南、臺灣等省也有分佈,但以雲南產者質量最佳。

因產地不同,雞樅又有許多別名,雲南稱雞樅樅,貴州稱蟻奪,臺灣、福建則稱為雞樅肉菇、雞肉絲菇,成都人又叫作傘耷菇或傘耷菌。此外還有雞菌、雞堫、雞宗、雞樅宗、雞松、雞樅菌、雞樅蕈、雞腳麟菇、雞腳菇、蟻樅、白蟻菇、傘把菇等名稱。

行蹤詭秘的菌類之王,帝王都為之傾心的奇味山珍

雞樅之得名,主要有兩種說法:一說因其味似雞而得名,如《本草綱目》雲:“南人謂為雞(土從),皆言其味似之也。”明末姚可成編撰的《食物本草》也說:“其味似雞,故以名之。”一說因其狀而得名,明楊慎《升庵外集》便說:“鳥飛而斂足,菌形如之,故以雞名。”清田雯《黔書》也認為:“[雞樅菌]秋七月生淺草中,初奮地則如笠,漸如蓋,移晷則紛披如雞羽,故名雞;以其從土出,故名(土從)。”但明人郎瑛《七修類稿》卻持另一種說法:“雲南土產地蕈,志書本菌子也。而《方言》謂之雞宗,以其同雞烹食,至美之故。予問之土人,雲生處蟻聚叢之,蓋以味香甜也。予意當作蟻從,非雞宗明也。”

實際上,因味得名的說法可能更為準確。其肉肥碩細嫩,切片潔白如玉,酷似雞白肉;口感則鮮甜脆嫩,清香可口,可與雞肉相媲美。可能是因為這些緣故,故有雞樅之名。

根據雞樅的顏色和形態特點,雞樅可分為青皮雞樅、黑皮雞樅、黃皮雞樅、白皮雞樅、花皮雞樅、土堆雞樅和火把雞樅等,其中以黑皮雞樅、青皮雞樅的品質最佳,味道最好。雞樅又有肥瘠之殊,肥者味厚,瘠者則薄。一般來說,山上雞樅較瘦弱,平地雞樅則較肥厚,尤以紅土平地上之雞樅品質最佳。

行蹤詭秘的菌類之王,帝王都為之傾心的奇味山珍

帝王為之心動的美味

雞樅的採食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明代楊慎在《升庵外集》中認為,《莊子》中所說的雞菌,就是指的雞樅:“蔡氏《毛詩名物解》引《莊子》雲:‘雞菌不知晦朔。’雞菌,菌如雞冠也。與《莊子》雲‘牂生於突’義相葉。故云南名佳菌曰雞堫,鳥飛而斂足,菌形如之,故以雞名,有以也。”若按此說,早在莊子所生活的戰國時代,雞樅就是人們所熟悉的菌類。不過,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莊子》中的記載卻是“朝菌不知晦朔”,不知“雞菌”之說從何而來?

事實上,我們目前所看到的關於雞樅成為食品的史料,最早見於明人的記載。

明張志淳撰,成書於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的《南園漫錄》就有這樣一段記載:“惟永昌所產為美,且多。……此物惟六月大雷後斯出於山中,或在松下,或在林間,不定也。出一日採者,朵小而嫩;五六日即爛矣。採得洗取土,量以鹽煮烘乾,少有煙即不堪食。採後過夜則香味俱盡。”

行蹤詭秘的菌類之王,帝王都為之傾心的奇味山珍

明嘉靖年間,官至中書舍人的潘之恆在《廣菌譜》中也曾有這樣的記述:“雞(土從 蕈,出雲南,生沙地間,丁蕈也。高腳傘頭。土人採烘寄遠,以充方物。氣味似香蕈,而不及其風韻。”

明代萬曆未年曾任雲南布政使司右參的謝肇淛在《滇略》“產略”中也說:雞樅“菌屬,以形似名。未平產者最佳。……出土一日即宜採,過五日即腐,採後過一日,即香味俱盡,所以為珍。土人鹽而晡之,熬液為油,以代醬豉。”

謝肇淛在其另一本著作《五雜俎》中還說:“滇中有雞(土從),蓋菌、蕈類也,以形似得名。其油如醬,可以點肉,亦閩中烏(蟲念)醬之類也。”

行蹤詭秘的菌類之王,帝王都為之傾心的奇味山珍

可見,當時人們已意識到雞樅是一種季節性很強的植物,甚至僅僅過夜便香味盡失,於是人們便想出了各種貯食的方法,如“鹽煮烘乾”法便成為明人保存雞樅的主要方法。

在吃法上,時人不僅將雞樅用以烹肉,甚至用以點茶。因味美,當地人常將雞樅作為饋贈遠方親友的珍貴土特產。《本草綱目》就說:“雞(土從)出雲南,生沙地間丁蕈也。高腳傘頭。土人採烘寄遠,以充方物。點茶、烹肉皆宜。氣味皆似香蕈,而不及其風韻也。”

因雞樅菌容易變質腐爛,嗜食雞樅的明熹宗為能吃到新鮮的雞樅,曾詔令雲南地方官,將雞樅盛裝在青色竹籠中,由驛站飛騎傳遞到京城。當時能有幸一霑恩澤的,只有熹宗的乳母和獨攬大權的太監魏忠賢,連正宮娘娘張皇后都無緣一嘗珍味。據道光十五年《雲南通志稿》“物產志”引錄,清張九鉞就寫有《雞(土從菜》詩二首以紀其事。其一曰:“紺袖霓裳白羽衣,炎洲仙子戲空飛。天風吹下珍珠傘,雞足山頭帶雨歸。”其二曰:“翠籠飛擎驛騎遙,中貂分賜笑前朝。金盤玉箸成何事,只與山廚伴寂寥。”詩人自注雲:“明熹宗嗜此菜,滇中歲馳驛以獻,唯容、魏得分賜,張後不與焉。”

行蹤詭秘的菌類之王,帝王都為之傾心的奇味山珍

連帝王都對其青睞有加,一些品嚐過雞樅美味的文人雅士,自然是念念不忘了。

嘉靖年間曾在雲南生活了30餘年的楊慎,在品嚐了友人所送雞樅的美味後,欣然提筆寫下《沐五華送雞(土從》一詩,極寫出雞樅的珍貴:“海上天風吹玉芝,樵童睡熟不曾知。仙人住近華陽洞,分得瓊英一兩枝。”

清代文學家趙翼,亦在《路南食雞樅》一詩中,淋漓盡致地抒寫出自己在雲南品嚐雞樅的美妙感受:“老饕驚歎應未得,異者此雞是何族?無骨乃有皮,無血乃有肉。鮮于錦雉膏,腴於錦雀腹。只有嬰兒膚比嫩,轉覺婦子乳猶俗。”在詩人看來,其味之美,簡直是無以復加。

清人趙元祚雖在浙江作官,卻依然惦記著這雲南雞樅的美味,其在《懷滇中諸友》詩中就如此寫道:“幾番春事已闌珊,夢裡痴人尚未還。聽熟箏琶思白雪,離多花鳥憶青山。雞樅雨長琅開蕊,蠶豆風翻蝴蝶斑。細細敲詩還煮字,十分清興讓君閒。”

時人在雞樅的吃法上也頗多創意。為能久嘗其鮮,人們不僅沿用著前人鹽漬、蒸後曬乾等方法,而且將其製作成樅油、樅醬,作為烹飪時的調味品。

行蹤詭秘的菌類之王,帝王都為之傾心的奇味山珍

檀萃《滇海虞衡志》雲:“滇南山高水密,臭朽所蒸,菌蕈之類無不有,而雞(土從)之名獨聞於天下。即雞(土從)亦無郡邑無之,而蒙自雞(土從)之名,獨冠於全滇,且以雞(土從)為油。”

乾隆年間曾在滇南任職的張泓,在所著《滇南新語》中也說:“蕈中有雞(艹頭下從),大者如捧盒,厚逾口蘑,初色黑,鮮妙無媲,蒙自縣多產之。土人漬以鹽,蒸存可耐久,餘滷浮膩,別貯為(艹頭下從)油,或連滷蒸杵為(艹頭下從)醬,當事群珍之,餘常幹之以佐饌。”

清曹樹翹《滇南雜誌》也寫道:“土人鹽而脯之,經年可食;若熬液為油,以代醬豉,其味尤佳,濃鮮美豔,侵溢喉舌,洵為滇中佳品。”

道光十五年《雲南通志稿》“物產志”引清陳鼎《滇黔紀遊》則說:“蒙化府產雞(土從菜,赤、白二種,赤色味絕佳,其油甘香,可調五味。”該志引清檀萃《農部瑣錄》也說:“祿勸雞(土從大者高尺餘,蓋徑五六寸,甲於他產,鮮香甚美。”

行蹤詭秘的菌類之王,帝王都為之傾心的奇味山珍

直到現在,這些雞樅的久貯常食法仍為人們所沿用。其加工方式及其產品大致上有三種:一是洗淨煮熟後加調料醃製的“醃雞縱”;二是洗淨煮熟加調料曬乾或直接加調料烘焙至乾的“幹雞縱”;三是將雞樅與辣椒、花椒等放在植物油中慢火煎炸,到雞樅成深褐色,香味噴鼻時起鍋晾涼即成的“油雞樅”。

當然,雞樅還以鮮食味道最美。無論是涼拌、生煎、急炒,還是慢煲、清蒸、紅燒,都清香四溢,鮮甜可口,是高檔酒宴首選之品。其吃法有數十種之多,既可單獨素炒,亦可加鮮肉或火腿片爆炒,也可同雞肉清燉為湯,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相搭配。如配以豬網油、雲腿等炸制而成的網油雞樅;用芹菜將雞樅脯、雲腿、蛋黃糕等捆紮為柴把形,再炸制而成的柴把雞樅;用雲腿、燈籠椒為配料炸制的白油雞樅;將雞樅片煎至兩面金黃熟透的生煎雞樅;以雞樅、雲腿為主料,先上籠用旺火蒸熟,再加香油、薄芡而成的火腿蒸雞樅及青椒炒雞樅、火腿雞樅湯、銅爐雞樅菌、雞樅菌火鍋、乾燒雞樅等,就是雲南等雞樅產地最流行的菜式。

參考文獻(略)

先民菜籃子裡的秘密》(連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