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为谁而鸣——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

钟声为谁而鸣——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

1

初识汶川

钟声为谁而鸣——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

初识汶川,是2015年的夏天,我和朋友偶然走近那片伤痛之地。虽然距离地震已过去7年有余,但满目苍夷依旧让人不忍直视。

坍塌的北川中学,断壁残垣依旧触目惊心。

暴露着的钢筋铁骨,面目狰狞。

整栋倾斜倒塌的大楼,让人不寒而栗。

2008.5.12 的时间指针,永远定格。

新建的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里,曾经的山河恸哭被记忆,看着那些消失的生命,那些漫山遍野的菊花,似乎说什么,都无法给逝去的灵魂以安慰。

2

加油汶川

钟声为谁而鸣——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强震突袭。此次地震主要发生在山区,地震的同时引发了破坏性较大的崩塌、滚石、滑坡,加剧了地震的破环程度。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回顾地震中那些奋不顾身、舍身救人的英雄们,无一不令人动容。

我们的生死空降兵,夜以继日抢救生命。

我们的人民教师,用生命做支撑传递希望。

我们的社会各界人民,奉献爱心无私募捐。

我们的铁路干部职工,不分昼夜抢修受损铁路,抢运救灾物资,构筑钢铁生命线。

据当年新华网消息,南北连亘、穿山越岭的宝成铁路广元至成都段地处此次地震的震中,因地震造成线路扭曲变形、桥梁支座螺栓剪断、梁体横向位移、隧道衬砌开裂,同时,大量山体滑坡、崩坍落石频发、路基严重下沉。在地震中,成都局损毁线路2500公里、桥梁236座、隧道98座;生产用房倒塌4358间、受损69235间。受地震影响,宝成、成昆、达成、成渝四条主要干线和成汶、德天、广岳三条支线被迫中断行车。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全面巡查和抢修运输设备基础上,调度指挥中心连夜调整列车运行线路,合理安排客车到发时间。23时55分,成都局管内除宝成线外,其余干线陆续恢复行车,晚点列车相继开行。

钟声为谁而鸣——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

大地震引发宝成线清江河金龟塘段山体滑坡,200多立方落石砸向金龟岩铁路大桥,致使12号桥墩桥台发生裂纹,桥梁横向位移300毫米,宝成线下行线行车中断。抢险人员冒着2000余次大小余震,在极其艰难的作业环境下,苦战82个小时,于5月16日凌晨1时,终于让列车顺利通过金龟岩大桥,打通了宝成线川内抗震救灾的“生命通道”。

抗震救灾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较量。分秒必争!

成都局与地方在各个层次建立运输协调机制,地方政府及时将救灾物资运输信息通知铁路,对涉及抗震救灾的大米、食盐、帐篷、汽油、水泥等物资实行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装卸。

5月14日6时18分,西安至成都的87603次货车成为国内第一列到达成都的“抢”字头救灾物资专列。之后,一列列“抢”字头救灾物资专列通过成昆线、成渝线、襄渝线、达成线、宝成线等进川铁路干线,源源不断地驶向地震灾区。截至5月26日18时,成都局累计接入救灾物资8010车,自装救灾物资2857车。

如果说抢运救灾物资是拯救生命,那么抢运伤员就是真正地在与死神竞技。成铁人有一个心愿:铁路就是灾区人民不断延伸的生命线!

钟声为谁而鸣——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

5月19日10时20分,满载208名伤员的“伤”字头57005次专列驶出绵阳站,当日17时35分,列车抵达重庆北站。这是汶川大地震后,铁路开出的首趟转运伤员专列。随后,从德阳、广元、江油等车站陆续开行到昆明、贵阳、西安、天津、武汉、杭州等城市的伤员专列。截至5月26日18时,成都局累计开行伤员专列13列,运送伤员3329人、陪护3257人、医生1225人。

在生与死的对抗中,那些无私付出的英雄,依旧令我们感动!

3

祝福汶川

钟声为谁而鸣——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

再见汶川,那是在刚刚过去的五一节。当年坍塌的映秀镇似乎变成了一个新城,建设得非常漂亮,鱼子溪穿城而过,流入岷江。远处清风拂面,枝头鸟儿吟唱。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土地已旧貌换新颜,受灾的群众住进了新房,灾区正从废墟上站立,展示出在灾难后重生的生动图景。震后的汶川似乎在用一种蛮荒的力量向世人证明自己的顽强生命力。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今天,距离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的光阴,可以改变很多,但十年前那场浩劫,却注定成为历史的拐点。十年的时光中,似乎人们仿佛已经忘了那场地震带给我们的伤痛。其实不然,人们只是在更加用力地好好生活,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无上敬畏。

一座座巍峨的山梁坍塌了,但有种精神却从此高高耸立;一片片可爱的城池荒废了,但有种品质却在每一寸国土传递;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开了,但有种气节却从此恒古永垂。面对哀鸿遍野的举世国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现出顽强的汶川精神。

“泰山压顶不弯腰”!

钟声为谁而鸣——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

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是上古大禹治水“导江岷山”精神的延续,是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无畏精神,是中华民族坚强面对、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这些深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的精神气质,它提着我们的脊梁骨,让我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十年前,哀鸣的钟声为那些逝去的生命送别,为英雄缅怀。

十年后,奋起的钟声为这些活着的人民鼓劲,为汶川加油。

十年磨剑,莫道苦难,九万里地山河,肩挑重担。

今天的汶川,共建共享共欢颜,把希望融入了祖国山河,焕发出蓬勃生机。

记得席慕蓉写过一首诗:“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的,因为我有长长的一生。”

今天,我们依旧为在汶川大地震中牺牲的英雄们致敬,缅怀英烈,更为曾遭受磨难的汶川加油。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挺着那身钢筋铁骨,朝着更美好的新生活大踏步走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