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張懷瓘《六體書論》

《六體書論》是唐代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張懷瓘所寫的關於大篆、小篆、八分、隸書、行書、草書六種字體的創始的相關歷史和字體的形狀描述。對中國早期書法的發展進行了一定的評價。

《六體書論》原文:

大篆 小篆 八分 隸書 行書 草書

臣聞形見曰象,書者法象也。心不能妙深於物,墨不能曲盡於心, 慮以圖之,勢以生之,氣以和之,神以肅之,合而裁成,隨變所適, 法本無體,貴乎會通。觀彼適蹤,悉其微旨,雖寂寥千載,若面奉徽 音。其趣之幽深,情之比興,可以默識,不可言宣。亦猶冥密鬼神有 矣,不可見而以知,啟其玄關,會其至理,即與大道不殊。夫《經》 是聖文,尚傳而不秘;書是妙跡,乃秘而不傳。存歿光榮,難以過此, 誠不朽之盛事。

大篆者,史籀造也。廣乎古文,法於鳥跡,若鸞風奮翼、虯龍掉 尾,或花萼相承,或柯葉敷暢,勁直如矢,宛曲若弓,銛利精微,同 乎神化。史籀是其祖,李斯、蔡邕為其嗣。

小篆者,李斯造也。或鏤纖屈盤,或懸針狀貌。鱗羽參差而互進, 珪壁錯落以爭明。其勢飛騰,其形端儼。李斯是祖,曹喜、蔡邕為嗣。

八分者,王次仲造也。點畫發動,體骨雄異,作威投戟,騰氣揚 波,貴逸尚奇,探靈索妙。可謂蔡邕為祖,張昶、皇象為子,鍾繇、 索靖為孫。

隸書者,程邈造也。字皆真正,曰真書,大率真書如立,行書如 行,草書如走,其於舉趣蓋有殊焉。夫學草行分不一二,天下老幼悉習 真書,而罕能至,其最難也。鍾繇法於大篆,措思神妙,得其古風。 亦有不足,傷於疏瘦。王羲之比鍾繇,鋒芒峻勢多所不及。子增損 則骨肉相稱,潤色則婉態妍華,是乃過也。王獻之遠減於父,鋒芒往 往直筆而已,鋒芒者若犀象之有牙角,婉態者若蛟龍之姿盤遊。夫物 負陰而抱陽,書亦外柔而內剛,緩則乍纖,急則若滅,修短相異,巖 谷相傾,險不至崩,跌不至失,此其大略也。可謂元常為兄,逸少為 弟,子敬為息。

行書者,劉德升造也。不真不草,是曰行書。晨雞踉蹌而將飛, 暮鴉聯翩而欲下。貴其家承躡不絕,氣候通流。逸少則動合規儀,調 諧金石,天姿神縱,無以寄辭。子敬不能純一,或行草雜糅,便者則 為神會之間,其鋒不可當也,宏逸遒健,過於家尊。可謂子敬為孟, 逸少為仲,元常為季。

草書者,張芝造也。草乃文字之末,而伯英創意,庶乎文字之先。 其功鄰乎篆籀,探於萬象,取其元精,至於形似,最為近也。字勢生 動,宛若天然,實得造化之姿,神變無極。然草法貴在簡易,而此公 傷子太簡也。逸少雖損益合宜,其子風骨精熟,去之尚遠。伯英是 其祖,逸少、子敬為嗣。

若乃無所不通,獨質天巧,耀今抗古,百代流行,則逸少為最。 所以然者,古質今文,世賤質而貴文,文則易俗,合於情深,識者必 考之古,乃先其質而後其文。質者如經,文者如緯,若鍾、張為枝幹, 二王為華葉,美則美矣,如彼桃李,戛兮鏗兮,合乎宮徴;磊落崑山 之石,嵯峨碧海之波,奔則激電飛空,頓則懸流注壑;雖貫珠之一一, 亦行雁之聯聯;隸之於希微,見之於無物。或儼兮其容,或敦兮若樸, 或渙兮若冰之將釋,然後為得矣。故學真者不可不兼鍾,學草者不可 不兼張,此皆書之骨也。如不參二家之法,欲求於妙,不亦難乎!若 有能越諸家之法度,草隸之規模,獨照靈襟,超然物表,學乎造化, 創開規矩,不然不可不兼於鍾、張也。蓋無獨斷之明,則可詢於眾議; 捨短從長,固鮮有敗書,亦探諸家之美,況不理其祖先乎!

臣數對龍顏,承聖旨修書,擬教皇於小學,亦在幼年,又承諸王 學書,不習古本,今不逮古,理在不疑。如學文章,只讀今人篇什, 不涉經籍,豈或偉器。又如不知東都,惟須指示洛陽之道;日行遠近, 隨其筋力。若令蹇者引去,自然不越其前。亦猶跼驥于于櫪下,關鴛 雛於籠中,而望其遼遠,實謂難乎!若使其出籠去櫪,刷勁翮、振蘭 筋、乘長風、躡修路,可以摩霄逐日,豈惟千里萬里哉!如人面不同, 性分各異,書道雖一,各有所便。順其情則業成,違其衷則功棄,豈 得成大名者哉!夫得射法者,箭乃端而遠,用近則中物而深人,為勢 有餘矣;不得法者,箭乃掉而近,物且不中,入固不深。為勢已盡矣。

然執筆亦有法,若執筆淺而堅,掣打勁利,掣三寸而一寸著紙, 勢有餘矣;若執筆深而束,牽三寸而一寸著紙,勢已盡矣。其故何也? 筆在指瑞,則掌虛運動,適意騰躍頓挫,生氣在焉;筆居半則掌實, 如樞不轉,掣豈自由,轉運旋迴,乃成稜角。筆既死矣,寧望字之 生動。獻之年甫五歲,羲之奇其把筆,乃潛後掣之不脫,幼得其法, 此蓋生而知之。是故學必有法,成則無體,欲探其奧,先識其門。有 知其門不知其奧,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

好事之人,廣求名書以教其子,察其所入,便遣習之,亦如商人 以停百貨,色目既眾,必有善於人者,所貴多本,本立而道生,貧者 諮嗟,必不能遂伏。惟陛下有萬國之富,而同庶人之貧,天府妙書, 寶惜何用?若恐損汙真跡,拓本亦可師模。寸有所長,自古大有佳手, 各稟異氣,亦可參詳。伏願每季之間一兩度,悉召諸王,遍示古蹟, 商榷諸家工拙,必大開悟心靈,習其所便,從此豹變,冰寒於水, 昔有誠言,況復天人神縱者哉,豈可許鍾、張、二王獨高於往日也! 且一食之美,惟飽其日,倘一觀而悟,則潤於終身。夫士人示書謂 之設寶,縱一聽鈞天之樂,睹明月之珠,競何益於人也。若順其性, 得其法,則何功不克,何業不成。侍書之人,唯宜指陳妙理,亦如 侍講敷演聖旨。

當今大化滂流,四表無事,士無棄置,官盡材 能。臣及弟懷瓌叨同供奉,臣謹進懷瓌書 大、小篆及八分,臣書真、行、草合成六體。自書契之作三幹餘年, 子孫支分優劣懸隔,今考其神妙,舍彼繁蕪。當道要書,用此六體; 當道要字,行此幹文,比而觀之,見其始末,探賢哲之深旨,知變 化之所由,臣敢罄庸愚,謹獻《書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