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会选择辅佐刘备?

屈小营

三国时代群雄那么多,为什么诸葛亮偏偏选择实力平平的刘备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诸葛亮的志向是什么。

《出师表》中,诸葛亮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写得自己像个逍遥自在的人,与世无争。其实不然。因为他总是自比历史上伟大人物管仲、乐毅,他的志向,就是成为管仲、乐毅那样安邦定国、辅佐贤君的名臣。管仲、乐毅的伟大事业,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君主,所以诸葛亮首先要找到一个能像齐桓公、燕昭王那样贤明的君主。

我们看看春秋战国史,就知道齐桓公与燕昭王是如何得到管仲、乐毅。管仲本是齐桓公的敌人,但他以阶下之囚的身份回到齐国首都时,齐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他的归来。乐毅本是赵将,赵武灵王被弑后,他投奔魏国,但没有受到魏王重用;当他以魏使的身份出使燕国时,燕昭王以贵宾的高规格礼义待之,并诚恳地挽留他留下。看到没有,诸葛亮最欣赏的管仲、乐毅,都是君主主动找上门的,是很有面子的,很风光的。

作为一位文人,诸葛亮具有文人的清高,就像孟子一样,文人怎么能主动去找君王呢?那不是像要饭的一样吗?君王若有心,应该礼贤下士,主动找上门才对。

三国时代的军阀那么多,可是谁也没去找过诸葛亮。有些军阀像曹操、孙权离得太远就不说了,荆州牧刘表也没去请过诸葛亮啊。诸葛亮并非真的“不求闻达于诸侯”,他耐心地等待明主的出现。

为什么偏偏只有刘备去找诸葛亮呢?

刘备麾下虽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却缺少像郭嘉、荀彧、荀攸、沮授、田丰这样的谋士。混了很多年,砍砍杀杀,却仍然寄人篱下,连一块自家的地盘也没有。他痛定思痛,认为很有必要寻找一位高明的谋士。他从司马徽、徐庶口中知道有一位奇人诸葛亮,徐庶还告诉他,这位诸葛先生,只能上门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前来。

接下来便是非常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这一段写得十分精彩,不过那是小说家的笔法,多是出于想象。那么真实的三国史,刘备是否真的三顾茅庐呢?这是真实无误的。当然,三顾茅庐的过程,史料是写得很简略:“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去了三回,才见到诸葛亮。那么前两次诸葛亮是故意躲着不见呢,还是外出呢,就不得而知了。

刘备上门找了三回,这份诚意是做到家了。要知道这时的刘备虽然比较落魄,好歹是个军阀头头,是大人物,当过徐州刺史、豫州刺史,虽说老寄人篱下,但无论到哪里,谁也都得敬重他。与刘备相比,诸葛亮只是个小人物。大人物能锲而不舍地登门拜访,这份诚意,是诸葛亮最看重的。

三顾茅庐,可以看出刘备求贤若渴。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出山跟刘备混呢?难道有个人登门拜访,他就不加选择地跟着走吗?当然不是。诸葛亮看似闲云野鹤,其实对天下局势了若指掌。

很显然,他对刘备早有考察了。

不要以为诸葛亮是个书呆子,当时没有电视、报纸、手机、互联网,他怎么会了解政治局势呢?对此史书并没有给出说明,我想他一定曾云游各地,收集信息,研判政局,否则哪来“隆中对”的精辟见解呢?

对于刘备这个人,诸葛亮一定是了解的,因为他连刘璋、张鲁都了解,不可能不知道刘备。刘备虽说没多少墨水(虽然曾拜卢植为师),但在军阀中,属他最为特别。其一,刘备有古道热肠。当年孔融被黄巾军围困,刘备率兵解围;陶谦被曹操所攻,刘备又前往营救。其二,刘备人品好。除了助人为乐外,他对治下的百姓好,其军队纪律也不错。反观曹操,虽然雄才大略,但为人过于残暴,在征徐州时曾屠戮百姓,在官渡之战中又杀俘七万,这种人,诸葛亮不会去投靠的。其三,刘备有雄心。诸葛亮的志向,是当管仲、乐毅那样的一代名臣,名臣就必须要择明主。其实很早就有人发现刘备与众不同,曹操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能被曹操视为天下英雄者,诸葛亮难道会忽略么?当然不可能。

真正让诸葛亮感动的,是刘备三顾茅庐。一个地位尊贵的人,却屈尊多次登门拜访地位低得多的人,自古以来,恐怕也只有信陵君做到过。这种人,好几百年才会出一个,就连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也不曾这样过哩。后来诸葛亮回顾往事时,这样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士为知己者死。刘备投桃,诸葛亮报李,哪怕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依旧为蜀汉帝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君山话史

诸葛亮在建安六年201年)出道,我们来看看前一年都发生了什么。

建安五年(200年)

衣带诏。

张绣投降曹操。

官渡之战爆发,曹操破袁绍。

孙策被刺客刺杀,其弟孙权继位。

在这一年,汉末的势力割据范围如下:

此时有一定势力的诸侯有:曹操、袁绍、刘璋、刘表、孙权、士燮(xiè)、马腾、张鲁和公孙度。当然我们知道,此时的刘备正依附袁绍。201年,袁绍被灭,刘备投奔刘表。

我们先来个马后炮,在上图现有得势力中:刘表的荆州被孙刘瓜分;刘璋的益州被刘备占据;士燮的交州后归附孙权;张鲁的汉中投降了曹操,而马腾、袁绍等广大的北方诸侯势力都被曹操吞并;公孙度的辽东存活了较长时间,魏明帝时期才派司马懿去讨伐。从观众的角度来看,诸葛亮选择魏蜀吴势力是最明智的,但是作为一个20岁初出茅庐的少年,如何判断天下形势,选择英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良禽择木而栖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话脍炙人口,但是真正能在乱世中做到这点的,少之又少。这是成功者的哲学,“择木”指的是适合自己,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诸葛亮深知这个道理,透过“隆中对”,我们又知道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深刻的认识和判断。因此诸葛亮有信心去选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我们一一分解。

曹操:官渡大胜,春风得意。

官渡之战过后,曹操俨然已经成为汉末群雄之首。而关于曹操本人,抛开演义的渲染,本是雄才伟略、文治武功、知人善用之主。(有人说曹操心胸狭隘,我却觉得是杀伐果断,孔融、祢衡影响力大,作为汉臣四处散布不团结的言论,不杀恐动摇根基;杨修聪明有余,但是参与党争,不杀恐毁基业;崔琰、许攸、娄圭自恃与阿满旧交,目无主上,不杀恐乱朝政)按照常规逻辑,投奔曹操是最合理的选择,就像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大国企、500强企业,因为大树下面好乘凉,但是你只能在这阴影范围内,失去了自主选择的余地。

200年-201年的曹操,正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之时。此时麾下武将如云、谋士如雨,文武众将都有官渡之功,正在争功斗艳。五大谋士此时也都积累了不少功劳和人脉。试想此时一个20岁的青年来毛遂自荐,直言自己有夺取天下之谋,有人会重视吗?不会被排挤吗?况且此时曹魏的势头正猛,无论是曹操还是众谋士,都有合理的统一之谋,怎么确定你的建议最有效呢?

因此,投奔曹操,风险最大,极有可能受不到重视,即使能力过人,也很难有一言九鼎的机会,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孙权:孙策新丧,根基不稳。

这一年孙策毙命,为了江东大计,把位置传给了弟弟孙权。江东地势复杂,山水繁多,因此人力和粮食并不充足。先不说诸葛亮有没有立江东而平天下的策略,就说目前江东的形势。孙权初登大位,年青势孤,本身还需要托孤重臣的辅佐。江东的政治集团也是极其鲜明和庞大的,大多数文臣武将都历任三朝,根深蒂固。单凭孙权一人还很难扶植自己的势力,如果两个年轻人此时结合在一起,锐气外露,很容易被传统势力扼杀在摇篮之中,即使没办法向孙权下手,但是作为同伙,诸葛亮极容易被扣上宠臣和佞臣的帽子,以“清君侧”被消灭。

因此,孙吴集团正处于秩序建立和权利瓜分的时期,一招不慎,粉身碎骨。

刘表:故步自封,不求进取。

刘表本是汉末的风云人物,单骑收荆州,一时传为佳话。在其治下荆州也确实风调雨顺,兵强马壮。然而刘表此人并无大智,只想治理好荆州,不参与扩张,没有平定天下或匡扶汉室之志。然而益州身处腹地,四邻都虎视眈眈,怎能安稳呢?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的战略构想是:“以荆州为基础,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如果这两个重要基地的统治者没有统一天下的志向,那么诸葛亮就算是去了,也是无用之人。

因此,在一个没有进取精神的团队,是没办法实现自身政治抱负的。

刘璋:优柔寡断,懦弱多疑。

从传统意义来讲,刘璋是一个好人,与人为善,比较厚道。但是好人,不适合乱世。从性格上来讲,刘璋缺少了作为一方诸侯该有的杀伐决断。这样的人,围绕在他身边可以,但是想要实现大的抱负不可能。因为他怕麻烦。

因此,在一个懦弱领袖的领导下,同样没办法实现自身政治抱负的。

马腾、张鲁、士燮:注定是过客。

这几个势力,我们不说马前还是马后炮,他们无论在地理位置,还是自身实力来看,都不足以平定天下。

因此,没有投资的必要。

那么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

粗壮的树枝上已经站满了鸟;偏远细小的枝杈承受不了雄鹰;腐朽变质的枝干踩上去就会折断。然而就在此时,在茂盛的大树主干之上,悄悄伸出一柳嫩枝,虽然细小,但是却蕴含无限的生机。最主要的是,这是我发现的,一个仅属于我的枝头!


刘备

这个新枝就是刘备。我们看看刘备的心路历程,早年因黄巾战乱起兵,由于势单力孤,依附于多个诸侯,先后跟随公孙瓒、曹操、袁绍和刘表。200-201,刘备遭受人生中最大的挫折,被曹操打的四处乱跑。然而刘备继承了祖上刘邦的特质,屡败屡战,从不气馁,况且此人很有政治天赋:即使在四处逃窜的过程中,还不忘为自己造势,

携民渡江。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毅然为徐州出头、援救孔融。好一招乱世收心!

我想诸葛亮肯定是读懂了刘备的心思,并且十分看好这一特质,并认准了这一支潜力股。在主公还很落魄的时候,带他走出困境,这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自身价值。况且,诸葛亮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

推销自己

认准了主公,下一步就是如何把自己推销出去。《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吹得神乎其神,还号称卧龙。但是诸葛亮年仅20,在当时并非是名满天下,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他有一个很实用的朋友圈。我们都知道诸葛亮自比管仲,但是“时人莫之许也。”诸葛亮并未受到大家的认可。“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这就够了,我们都知道,水镜先生司马徽、徐庶都先后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这种推荐是巧合也好,是设计也罢,总之,诸葛亮成功的引起了刘备的注意,两人一拍即,开始了一段君臣合力,共进荣辱的佳话。

现实意义

历史总是能给我带来启示。我们生逢太平盛世,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然而人的欲望总不会因为得到而满足,当我们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断奋斗的时候,我们往往也会身陷各种“战场”。这个时候历史就会发挥它的价值,《孙子兵法》可以广泛用于商战,《论语》可以用作治理国家,《黄帝内经》能够破解人类健康的秘密。而本文所讲内容,在你面临职场选择的时候,或多或少的可以给你一点帮助。

入行,先判断形势,再了解各家公司,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就职对象。历史教育我们一定不要盲从,不一定最好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要看你的内心,是安逸平静,还是波澜壮阔。


尹禾

诸葛亮为何选择辅佐刘备,要看当时的社会背景。

公元197年,年仅17岁的诸葛亮由于叔父诸葛玄去世,便隐居襄阳隆中。

公元201年,41岁的刘备前来投奔荆州刘表,驻军于新野。而此时的诸葛亮年仅21年,仍然隐居于隆中。

公元207年,47岁的刘备请27岁的诸葛亮出山辅佐。



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也就是201年至207年之间的这7年间决定的。

为何呢?

古代资讯不发达,探听消息基本上靠书信及口口相传。

诸葛亮长居荆州,隐居于隆中,并且与荆州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多有来往,对荆州官场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而诸葛亮17岁前由于年纪太小,很难考虑到天下大事及出山辅助等事。而17岁到27岁这段年纪是世界观形成的主要时间段。

并且诸葛亮选择辅佐之人必须是荆州地区之人,如果不是,则诸葛亮要出山则要离开荆州,那就不能隐居了,而刘备恰好是201年来到荆州。



那为什么选刘备?

先用排除法:

首先排除的是刘表。诸葛亮久居荆州,对刘表必有所了解,而刘表不是个成大事的人。

其次排除的是曹操,曹操占据整个中国北方,而且人才济济,多诸葛亮一个不多,难以受重用,而诸葛亮出山是要受重用,做一番事业的。

再次排除的是孙权,孙权三代占据江东,根基尚稳,江东人才也不少,而且诸葛亮的亲哥哥去了江东,诸葛亮就不会去了。

最后,刘璋、马腾、韩遂、公孙瓒之类的诸侯明显不可能了。



那么只有刘备了。

并且刘备素有仁义之名,以汉室宗亲的名义,打着兴复汉室的口号,这对于诸葛亮的理想基本吻合,正所谓志同道合。

所以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诸葛亮的确是足智多谋,而且拥有很强的分析能力。他在出山之前经常和他的朋友聚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分析发展情形,比如徐庶、崔州平等等。在徐庶被曹操的逼迫下,他离开刘备时推荐诸葛亮给刘备,三顾茅庐后开始了自己的开挂历程。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已经分析了天下的大势,以他的眼光看,他自己肯定愿意跟随一位明主,当然自己也能够拥有实际的指挥和决策权。曹操那里人才如云,他知道自己到那里可能也就是众多谋臣中的一个,不会太显露头角。孙权那里一个张昭就已经把谋士位置占住,他也不可能特别顺水。其他的人他感觉都没有什么能耐,所以也不愿意去。

刘备这里人才相对来说少,而且刘备又急需人才,他去了肯定能够展露一番头脚,三顾茅庐其实就是他对刘备的考验。而且刘备有皇叔的名分,所以可以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去发展,相对来说较为有优势。

所以他综合分析选择了刘备,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历史小土豆

诸葛亮所处的三国时期,名士辈出,猛将如云。当时的曹魏政权,人才济济,诸葛亮这样的人去了,断然不会受到大的中用,说不定还会与其他谋士发生冲突。东吴孙权,已历三世,文有张昭鲁肃,武有周瑜黄盖等辈。刘备,虽然屡战屡败,没有立足之地,可他信义卓著,名声著于四海,只是缺乏人才,因此,诸葛亮才看中这个潜力股,三顾茅庐之后,辅佐刘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