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册封开国的六大公爵,为何独有徐达的魏国公得以延续?

郑日安

总的来说,徐达的后代承袭了公爵、邓愈的后代承袭了侯爵,算是结局最好的两个。

明朝开国六公爵是: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那么我们分别来看一看六人的结局和子孙后代的情况。

1390年,77岁的李善长被牵扯到“胡惟庸案”中,结果全家70多口人都被朱元璋处死。

长子李祺,娶明太祖长女临安公主,后因李善长被诛而流放。少子李芳、李茂,显然也是不能继承爵位的。

最后分别官至中卫指挥、旗手卫镇抚。

那么,李善长的韩国公爵位就此断绝。

1384年,李文忠因病去世,是洪武朝难得的善终功臣,曹国公的爵位传给长子李景隆。

要说李景隆也真是个人才,在靖难之役中屡次领兵跟朱棣打架,结果朱棣进入南京后,还封他为太子太师。

因为李景隆在南京城破前,主动当了二五仔。

但有句话说得好:“叛徒而已,神气什么。”1404年,朱棣主动剥夺李景隆的爵位,全家数十口人被软禁在家中,家产也被没收。

就这样,李景隆还活了20年,于1424年去世。弟弟李增枝后来被提拔为前军左都督,显然与承袭爵位无缘。

李文忠的曹国公爵位,也断绝了事。

在明朝开国后,冯胜算是战功最多的。

但是在太子朱标去世后,皇太孙朱允文面临的是威望不足、地位不稳的局面,导致朱元璋对功臣疑心重重。

冯胜跟女婿周王朱橚私下会面,被朱元璋猜忌他们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联盟。所以在蓝玉被杀的时候,冯胜也在两年后被赐死。

朱元璋特别命令:诸子都不许继嗣。

宋国公冯胜,绝嗣。

1377年,邓愈因病去世,朱元璋闻讯大哭,停止上朝三天,亲迎灵柩祭奠,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肖像挂在太庙中享祭。

可见朱元璋对邓愈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长子邓镇袭封卫国公,改封申国公,按说可以好好过日子了吧。别急,还有胡惟庸在等着你呢。

邓镇的妻子是李善长的外孙女,但是李善长因为胡惟庸案被杀,邓镇也被牵连,一并杀掉了事。

长子的公爵被废了,次子邓铭的后代还不错。

虽然邓铭后来战死沙场,但他的玄孙邓继坤在嘉靖11年被封为定远侯,从此又在朱家食堂吃上了饭。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定远侯邓文明被杀。

卫国公的爵位被废了,但好歹还有定远侯的爵位,知足吧。

1369年,常遇春在回师途中病逝。朱元璋在大封功臣时,长子常茂继承郑国公的爵位,位列六大公爵之位。

1387年,常茂在跟随冯胜出征东北。当时纳哈出思量着打不过,就投降吧。结果在欢迎酒宴上出事了:因为一些言语争执,纳哈出反悔投降了,要跑。

结果常茂上去就是一刀,把人家砍伤。

这下好了,好端端的“投降大会”成了“反水大会”,一场大胜仗也就没了。朱元璋大怒,把冯胜的兵权收了,并剥夺常茂的官职爵位,安置到龙州。

但朱元璋还是念着常遇春的功劳,封次子常升为开国公。

朱元璋能给你,也能收回来。在蓝玉案中,常升被牵连处死。

常遇春的郑国公爵位,绝嗣。

徐达的后代能把爵位传下来,是因为人家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兵分两路。

在靖难之役时,继承魏国公爵位的长子徐辉祖实名反对朱棣。结果被朱棣剥夺爵位,并软禁家中。1407年,在家中落寞去世。

长子徐辉祖押宝朱允文,而幼子徐增寿则买了朱棣的股票。

徐增寿在南京城里,暗搓搓的给朱棣传递情报、发布消息,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结果被朱允文发现,一刀杀了了事。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搬家到南京住。

大封功臣的时候,当然没有忘记徐增寿,人家为了帮助自己连命都丢了,不表扬表扬怎么说得过去。

朱棣封徐增寿的儿子为定国公,从此世袭罔替。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定国公徐允祯被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