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華蔡劍:區塊鏈的價值創新

進入2018年,金融科技行業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從P2P機構的備案登記,預示著監管日趨常態化,這也是行業正本清源的開始,是價值發現,去槓桿、嚴監管、重風控下的金融科技重塑。

4月26日,融資中國2018(第五屆)金融科技創新峰會在北京四季酒店召開,此次會議緊扣政策熱點,面對行業難點,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研究院所、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互金公司、區塊鏈技術公司、區塊鏈應用公司以及數字加密貨幣相關公司精英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金融科技企業的融資與併購,金融科技、供應鏈金融與新技術融合的市場空間及未來發展方向。

會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世界經濟論壇中國理事蔡劍發表了題為《區塊鏈的價值創新》的主旨演講,探討區塊鏈如何創造真實價值。

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區塊鏈的價值創新,我會通過研究和實踐,跟大家分享一下區塊鏈對產業創新的思考。

首先我來明確一下,區塊鏈深層價值原理是什麼。任何一個技術,如果不能夠跟人類生產生活結合起來,就僅僅是一種工具。區塊鏈目前有很多不同的應用,這些應用具有價值的屬性,但區塊鏈本身的技術是中性的。

實際上,區塊鏈可以用互聯網來比較。互聯網的發展進化趨勢,從信號到信息,到信用,信任,再到信仰,我們叫五信層次。所以互聯網的發展過程,類似於馬斯洛講的整個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從生理,到安全,到社交,最後到尊重和自我實現。

事實上,第一代網絡並不是信息網絡,而是交通網絡。交通網絡之上,是信息網絡。信息網絡是指路由器根據IP標準做的軟件系統。思科和華為,曾經在全世界壟斷路由基礎設施。

臉書對基於人個人屬性的私有信息,進行了分享和互動。這樣的做法極大改變了美國的傳媒行業,而臉書的用戶,超過中國人口,用戶總數量達到15億以上。臉書已經演變出社會法律問題。臉書協議的基礎上,用戶從事共享網絡,最根本不是信息而是信任。因此,區塊鏈技術出現,有它歷史演進的必然性。因為區塊鏈,正是基於信任的互聯網協議。

我們看這個趨勢是非常明顯的。未來的互聯網需要什麼人才,不但是計算機人才,可能是心理、政治經濟學人才。人才需要是跨界流通的,也可能是金融人才。金融科技應該換個概念,可能是科技金融人才+金融科技人才,共同打造的未來網絡協議。這個未來信任協議實際上不是現有區塊鏈。

我在研究人類歷史上信任基礎技術時,發現實際上去中心化這樣的想法,是中國人最先想到的。一張名畫為了辨別真偽,需要幾十位畫師和皇帝一起辨別真偽並一起蓋章,這個歷史上已經有了。只是到互聯網時代,這種思想得到了實施和驗證。

因此區塊鏈思想本質有三個主要特點,公共賬本,信息不能擦除,每次交易包含可驗證記錄。區塊鏈是計算機綁定的技術,只要具備三個特點的就是區塊鏈的信任模式。

我們經常認為區塊鏈是實現信任的,其實區塊鏈實現了機器信任,而不是社會信任,這個概念非常重要。所以區塊鏈本身是讓機器之間實現信任,它的成本非常高。因為每一個服務器,每個終端,都需要存儲大量的公共帳本數據。目前的技術雖然不斷的改進,但是依然具有很高的計算成本。

但實際上,區塊鏈之後,我們社會信任成本沒有解決。解決信任成本問題,就需要新的商業模式和真實價值。我在08年提出來這樣的模式,用它評價我們新的互聯網公司價值。

這個模式是一個網絡平臺的價值,有三部分組成:一個是用戶的平方,用戶數量的平方,每兩個用戶都可能發生關係,像騰訊、支付寶用的,都是N平方模式,處理的是關係數遠遠超過用戶數。

第二是時間互動頻率。用戶之間如何開放自由交流互動。第三是提供的收益。用這樣的模式評價很多互聯網公司,一般的傳統投資人會認為,這個公司會虧損。但現在比特幣,區塊鏈支撐之後,其兌換價格確實出現N平方價值增長速度。這是不是意味著比特幣真實價值呢,我們又犯了一個錯誤:把貨幣本身匯率的變化,當成了平臺價值。

比特幣為什麼有快速的價格增長?這是連續閉環現象的產品,第一個叫賭客心理,變成病毒化的傳播。第二吸引更多的賭客,賭場平臺賺了很多錢,這時候籌碼不夠用,限制了很多賭客湧進賭場,很多人會產生幻覺,認為籌碼本身升值就掙錢了,其實籌碼離開賭場之後是一文不值的。這個時候,產生了幻覺,出現了兌換市場,籌碼兌換成其他的法幣,這時候出現大量的偷盜等等。

政府發現很多違法行為就會叫停。政府叫停以後,賭客一鬨而散。不光是比特幣這種情況,(荷蘭)的鬱金香炒作,通脹時代人們搶購大米和油鹽醬醋,都有這樣的情況。投資當中應警惕這樣的現象。一個平臺一個公司真正獲得價值,不能依靠貨幣的幻覺,需要真正的消費者。一定是人帶來真正的生活體驗,比過去更好的生活,一定是更好的體驗,才能做到可持續的價值。

因此,下一個改變世界真實價值的趨勢在哪裡?是不是區塊鏈?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或者非金融領域,可能引用區塊鏈,作為央行管理數量貨幣的技術。另外,區塊鏈可能作為行業貨幣。每個行業出現自己的貨幣,這個貨幣是可以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管理的,包括收藏市場,也可以用區塊鏈市場改造交易體系。

第三種區塊鏈應用,是企業內部貨幣。學校的餐卡,內部購物卡,也可以用區塊鏈進行完善。另外非金融領域當中,跟其他學科結合以後,區塊鏈可以解決信任問題,包括認證的ID全球身份證,電子簽章等等,都可能用到區塊鏈技術。

但目前區塊鏈技術架構是不合理的,開發成本非常高,運營成本更高。因為需要分佈式公共帳本,大量佔據我們服務器資源。但同時,我們不要忽視掉量子計算的產生。

5年以後,很有可能出現量子計算QPU替代硅計算CPU。這樣一臺量子計算機,速度可能相當於北京所有電腦的加和。我們電腦體系、整個計算機體系改變了,這樣區塊鏈就沒有用武之地了,這也是個風險。區塊鏈是不可攻破的,這是個偽命題。未來量子計算完全可以在一分鐘當中,把區塊鏈重構打破進行重組,理論層面是能夠做到的,但是工程層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總結一下,技術只是我們創造價值的一個部分,甚至有時還不是一個必要條件。企業創造價值、互聯網創造價值三個必要條件,跟區塊鏈關係不大。第一,普遍痛點,第二,高頻使用,第三,網絡傳播。

區塊鏈價值增加,是因為出現了網絡傳播。但使用比特幣並不是一個痛點。你不用比特幣,感覺不是特別痛,但是在北大買一個自行車,丟掉了非常痛。所以我們一個學生基於這樣的思考,做了共享單車的項目。

下一個時代最貴的不是比特幣,比特幣在不斷的跌。近幾年一個比特幣,最高炒到兩萬美金,相當於一個大學研究生畢業一年的薪酬。所以我們整個經濟痛點是什麼?三千萬大學生很難找工作,創業找投資也很難,並不是缺錢而是缺信任、團隊。

再展開說,一億中產階級,很難找到好的老師和學校。投資人找項目也很難,我的朋友一年飛一百多趟在空中,一年投一兩個項目,甚至不投。投資現在已經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了,過去叫碼農,現在叫投農是一樣的。投了一兩個項目之後發現還是做泡沫經濟的。

第二個需求點是高頻使用。怎麼能夠讓我們的人才更多的進行互動學習、交流?這是我們教育界的需求。第三個需求點,社群熱傳,賽場效應。流行的社交方式,會徹底改變我們未來的業態。

基於這些思考,我們現在很多投資是很難實現成功的。所以學術界現在提出來,區塊鏈能幹什麼?區塊鏈能夠做未來的開放創新大學。我們所有考試記錄,老師所有的論文,學生做的所有作業,它們之間的互動,可以用區塊鏈技術管理。這樣的話就不會出現,會出現少一些的信息作假和作弊。這樣的大學英國開始做了,牛津劍橋搞了一個開放大學,我們在清華北大三年以前,就開始這樣的研究,基於互聯網開放區塊鏈的大學怎麼辦。

這個大學幹什麼,是要培養未來真正高價值的科研人才。所以我們跟美國全球頂級的雜誌《Science》做了一個“千才計劃”,五年當中培養一千人,能夠競爭諾貝爾獎的青年科學家,這是《Science》跟我們一起打造的一個項目。它的教育模式不同過去的說教,或者今天的講座形式。我們採取互動實踐的教學辦法,發文章做實際創新項目,創業項目,研究科學和賦能人才。

因此,我們用區塊鏈技術,做我們網絡服務後臺的一些IP管理。在系統當中,我們用智能技術,對每一位同學進行行為和思想分析。我們不需要用人,我們用系統技術,通過互動學習問答。也可以用Token激勵學習互動,互相之間的交易,就可以發現它的人格特質和思維方式,可以進行思維的發展成長。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挖掘人才。在去年我們做了大概有8千多個人,從八千當中自動做了排行榜,從當中找最有潛質的可和最有創新創業素質的年輕人,然後再把項目跟他們一起合作,設計創業項目,幫助他們極大提高創新能力。

這樣的方式,形成一套創新服務體系。我們現在做的另一個項目,叫人才金融。每個人才進入體系之後,他們很小的時候,從14歲左右開始獲取他的數據,就可以實現單一人才像上市公司一樣單一的市值管理。人才股票自然形成。這個當中,我們用投資的方式發放獎學金,預約他的作品方式,進行預售和投資,這樣實現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時間能力和才華,為社會作貢獻。因此,人力資源這個概念過時了,未來的概念不叫人力資源,叫人才資本。

這樣的方式,配合我們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我們心理學的變化,我們教學內容的改變,極大激發了北大同學創新、創業、學習的熱情。所以2012年一位同學,戴維,後來成為OFO創始人。

現在很多投資人就開始搶投人才。所以人才金融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如果換一個思路,因為貨幣可能數字化,整個人才教育體系,金融體系也可能會融合。所以未來的創新系統,創新生態不是今天的PE,不是今天所謂的淨值調查報表,不是那ICO白皮書幾頁紙。未來的人才系統,會有根本的改變。中國跟美國,現在是貿易競爭,未來競爭的成敗不光取決於貿易,更多取決於人才戰。人才戰雖然沒有打響,其實從來沒有停止過。

今天美國的策略,還是相當厲害的。中國大量的人才到了美國學習,到了以後就不回來了。中國的芯片,雖然到了美國,中國芯片從美國採購,在美國芯片很多是中國工程師做的,他們十幾年前,到了美國成為美國公司的骨幹力量。這就像一個家庭裡邊,你們的孩子幫別人做藥,你們家人生病的時候,對方不給你們賣藥,你們的孩子還回不來。

所以要徹底改造我們的教育,徹底改造我們的人才培養體系,否則未來十年,我們會付出更加慘痛的代價。中國的一些科技,我們的一些公司、工廠,已經在國際一流水平上了,但中國大部分教育是國際的二三流教育。

一個教育四五流的國家,是不可能培養出創新產業的。所以金融科技不但賦能金融市場本身,更要通過金融的思考,科技的創新,能夠真正影響社會,真正改造社會,帶來老百姓真真實實的美好生活。

所以美好生活的發展,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未來科學與智能技術,不但造就偉大產品,更應該能夠造就偉大的人格。所以希望大家忘掉區塊鏈、比特幣,靜心思考一下,什麼樣的金融科技,能夠幫助造就中華民族的偉大人格,這才是我們未來的課題。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