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公元前221年,「六王畢,四海一」,秦王嬴政以赫赫雄師統一中國,建「皇帝」之號,自稱「始皇帝」,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創建由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組成的複雜官僚體系,頒佈「書同文」「車同軌」等法令,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修築直道、馳道及放射狀分支道路將王朝全境聯繫起來。繼秦而興的漢王朝承襲秦制,以郡國秉性制代替郡縣制,尤其是在武帝統治時期,為鞏固統一國家進行了整治、經濟、文化、思想方面的創新與改革。經過前後多代的經營,漢王朝建立起堅實的皇朝體制,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達到鼎盛。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1963年山東省鄒城紀王城出土的秦詔陶量(山東省博物館藏),此腹部戳印有篆書印文21行,共計40字,內容為始皇二十六年詔書。內底有兩「騶」字戳印,口沿有一騶字戳印。騶系地名,秦漢置騶縣(今山東鄒縣東南)。此器當為鄒地所造。經實測,該陶量容積為2000毫升,按秦量制計算當合一斗。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1983年甘肅省天水市秦城區出土了秦代青銅詔鐵權(甘肅省博物館藏),權為衡(天平)上使用的砝碼。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此鐵權一側鑲嵌一青銅詔版(系範鑄而成),上陰刻篆書6行40字:「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是秦代統一全國度量衡法令得以實施的直接證物。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公元8-23年,王莽代漢稱帝,為統一度量衡,命劉歆製造大批標準量器頒行天下,新朝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青銅方鬥(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即其中之一。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此鬥上口部橫刻篆書銘文:「律量鬥,方六寸,深四寸五分,積百六十二寸,容十升,始建國元年正月癸酉朔日製。」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正前外壁鑄凸起鳳紋,左壁有禾、麻,右壁有麥、豆,後壁柄下有黍等圖形,圖形下底邊分刻篆書「嘉禾」、「嘉麻」、「嘉麥」、「嘉豆」、「嘉黍」等名稱。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四壁紋樣線圖之一。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四壁紋樣線圖之一。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四壁紋樣線圖之一。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兩漢時期日常用尺主要有銅尺、骨尺和木尺,其材質、裝飾等既有時代性差異,又有一定的地域性差異,多作為女性用品陪葬。1956年甘肅省酒泉市下河清農場11號漢墓出土了一把漢代青銅尺(甘肅省博物館藏),長方形,刻度已不可見,一端有圓形的系孔,應為實用器具。漢代一尺的世紀長度略有變化,西漢和新莽時期一般為23釐米,東漢一般為23.4釐米。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秦代青銅「半兩」錢(西安博物院藏),圓形方孔,無廓,背面光素,正面微拱,方孔左右兩側有「半兩」二字。《史記》的相關記載表明,秦半兩錢幣於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開始鑄造,秦統一中國後,規定半兩錢為全國統一的標準貨幣。這種圓形方孔錢幣的形狀被歷代王朝所承繼,一直沿用至20世紀初,對中國古代貨幣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秦代青銅「半兩」錢母範(1983年陝西省臨潼市出土,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為製作陰文子範的母範。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統一貨幣,以黃金為上幣,以銅質圓形方孔的半兩錢為下幣,通行全國,同時廢禁六國舊幣。秦半兩錢重8克左右,面鑄篆書陽文「半兩」2字,史稱「重如其文」,即實重為秦衡制中的「半兩」。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小貼士:「五銖」錢幣

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政府推出五銖錢制度,於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開始鑄造。五銖錢幣形狀繼承半兩錢,為圓形方孔,錢文為「五銖」,故名。五銖錢施行初期,中央政府和各郡國並行鑄造。為了改變貨幣鑄造權分散和貨幣品質不統一的問題,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西漢政府將貨幣鑄造權收歸中央,開始由水衡都尉所屬的上林三官(均輸、辨銅、鍾官)鑄造,均輸負責銅礦原料運輸,辨銅負責原料甄選,鍾官負責鑄造。從此,五銖錢幣作為中國貨幣的基本樣式得到繼承,直至公元621年唐「開元通寶」的推行,才結束了五銖錢長達700餘年的歷史。

1999年陝西省西安市譚家鄉東十里鋪村出土了219枚西漢金餅(西安博物院藏),它們由模具澆鑄而成,圓餅形,面微凸,底部內凹,凹陷處有「V」及「千」戳印,刻劃「吉」、「陽城」等楷書銘文。這種餅狀金俗稱「柿子金」或「金餅」,有的上刻「令之」(「麟趾」的俗寫)字樣,表明金餅亦為「麟趾金的另一形狀。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金餅和麟趾金一般是用於帝王賞賜、饋贈及大宗交易的上幣。這批金餅單個重量多在247克左右,最終的為254.4克,最輕一枚為227.6克,絕大多數大有戳記、戳印,部分兼有刻劃的文字、符號等刻銘,其中包括名詞、數詞、方位詞、姓氏、複合詞以及V、U、S形符號。漢代諸侯王墓常以金餅隨葬,有的以仿金餅的陶金餅隨葬。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民國時期成都市郊曾收集到一塊東漢斧車畫像磚(四川博物院藏),磚為模製而成,圖為一馬駕一無蓋軺車,車上立一大斧,柄上有纓飾。車內乘坐2人,右為御者,車廂兩側斜插兩根帶羽飾的棨戟,車後兩側各有一扛旗者徒步以趨。這塊斧車畫像磚應該是墓葬中車馬出行圖的一個組成部分。車馬出行圖是漢代畫像磚中常見的題材,從中可以看到漢代車騎制度的一些情況。漢代的車馬制度遵循一定的禮制,駕車的馬匹數,導、從者之數,騎吏出行時的前導之車。這種車在漢代又被稱為「鉞車」,是權威的象徵。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20世紀80年代河南省洛陽市太學遺址出土的東漢熹平四年-光和元年(公元175年—公元183年)「熹平石經」殘石(河南博物院藏),上面刻著早已失傳的儒家經典《樂經》經文。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熹平石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為書法家蔡邕用標準的八分隸書體寫成,故又被稱為「一體石經」。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石經原立於洛陽城南的開陽門外太學講堂(遺址在今河南偃師朱家圪壋村)前,開創了我國曆代石經的先河,其集漢隸之大成,是當時被奉為書法的典範,對後世書法的發展影響深遠。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1956年甘肅省武威市磨咀子18號墓出土的東漢《儀禮》木簡(甘肅簡牘博物館藏),簡墨色如新,書體絕佳,具備成熟的漢隸氣質,是價值連城的書法奇品,而且它不是散亂的殘簡令札,而是完整的書冊,為目前國內最古老、最完整的《儀禮》手寫本經書,是迄今出土漢簡中空前的發現,被稱為「天下第一簡」。

國博「秦漢文明」展之「文治武功」篇精品賞析(1)


注1、文中照片皆為作者四庫全叔拍攝。

注2、文字參考展覽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