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营救》刘一君:用光影在银幕上写诗

《香港大营救》刘一君:用光影在银幕上写诗

《香港大营救》刘一君:用光影在银幕上写诗

山河虽破,魂魄不能丢,这魂魄,就是文化。1941年底,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入香港,12月25日英军无条件投降,香港落入日军手中。日军为了在文化上实行统治,下令追捕身处香港的各界文化人士,一时间数百名文人学者和艺术家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国破山河、国家存亡之际,这群代表着国家魂魄与精神的文人们的命运将会何去何从?《香港大营救》以此段真实历史为背景,展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共产党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于这些文化名流们的营救和转移,体现出了浓重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影片导演刘一君曾执导过《说说美丽世界》、《青青激荡的岁月》、《留守孩子》等二十多部优秀电影,并多次获得国内外电影奖项。

《香港大营救》刘一君:用光影在银幕上写诗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编剧和导演的身份之外,刘一君还是一位诗人,曾主编过诗刊《组成》,还获得过"诗韵"国际华文诗歌创作奖。这样特殊的创作经历使得刘一君导演的电影中充满着浓厚的文人气质和诗人情怀,此次的《香港大营救》也不例外。虽然这是导演第一次尝试商业片的制作,但影片很好地将类型化元素与导演的诗意表达融合在一起,无论是从主题独特的切入点还是视听元素的诗意塑造,《香港大营救》都是当下主旋律影片中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影片由成泰燊、颜丙燕等知名戏骨领衔主演,于5月4日青年节在全国影院上映。

《香港大营救》刘一君:用光影在银幕上写诗

刘一君导演的作品都有着他自身独特的作者化表达,他身上的诗人气质和浪漫主义情怀也使得他的电影有着不同于一般影片的视角和内涵。同样是抗战环境下的逃离主题,影片不禁使人想到许鞍华导演的《明月几时有》,相较于前者,《香港大营救》无论是从主题选择还是内容上都多了几分诗意的表达。影片的诗意,首先体现在对主题的选择上。作为一部以抗战为背景的影片,导演没有像大多数抗战片一样致力于打造战争大场面,而是从文人抗战的角度展现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样的切入角度与刘一君导演本人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深刻体会到文化之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文人身上肩负的责任之重不亚于扛枪上战场的士兵,他们身上有着延续五千年中华之文化,唤醒民众心中不曾熄灭之良知的责任与使命。

《香港大营救》刘一君:用光影在银幕上写诗

影片中对于群像的处理和塑造都将守护中华文化精神这一主题体现得淋漓精致,拥有不同背景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在这场营救行动中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延续了文化的传承。叶队长的助理阿根在回许教授住处取回教授手稿时不幸中枪受伤,在临死前一心牵挂的仍是奋力取回的许教授手稿。曾留学日本东京大学的南华日报主编王雅堂虽与日本人合作在报上刊登日本消息,但在危难关头与日本军人在街头公开叫板保护住了叶伟强及众多文化人的性命。诗人林南在知道自己不在保护人名单里后,为了不拖累大家毅然决定带着女儿一起留在香港。江湖混混潘葆荃本是个只认金条不认人的不羁形象,但却一路拼命护送众人出逃香港。在战争乱世下,无论是文化名人还是江湖混混,面对共同的敌人他们都有着同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国人。影片中对社会各界人士的形象处理十分生动,让人深深体会到国难当头唯有同心协力才能守护住民族的未来与希望。这部《香港大营救》正是我们在民族崛起的当下,对那段黑暗的、被异族蹂躏的历史,对国破家亡中仍不屈不挠地抗争、笃志坚守民族之魂的我们的先辈,所献上的祭礼。

《香港大营救》刘一君:用光影在银幕上写诗

诗意情怀除了体现在主题上,也体现在视听语言的处理上。《香港大营救》中影片整体色调偏暗,唯有诗人林南七岁的小女儿红色的裙子在冷色调中显得异常醒目,这样一抹反差强烈的色彩处理让人不禁想起《辛德勒的名单》中那个行走在黑白背景人群中身着红裙的小女孩,这样艺术化的色彩处理能给人带来比语言更加强烈的震撼力,拥有着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力量。在逃难途中这一抹异常鲜艳的红色是热切的希望,也是黑暗的背景下寓意着中华民族必将复兴的灿烂愿景。刘一君导演用电影独有的视听语言以光影为笔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动人的诗意故事,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将商业类型片与艺术表达相结合,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和良好的现实意义,这样的创新和尝试值得被注意和鼓励,也为其他的影视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发展方向,也期待这位在银幕上用光影写诗的导演在未来能带给观众更多优质的作品。

《香港大营救》刘一君:用光影在银幕上写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