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环境日|共同改造首都绿化环境,从你我做起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今天,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今年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在过去的一年里,《绿化与生活》杂志报道了多项关于首都园林绿化的大事件。一年来,首都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宜居环境得到改善,这些点点滴滴,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又足以载入首都生态文明历史进程。

第33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112万市民为城乡播绿护绿

6月5日环境日|共同改造首都绿化环境,从你我做起

2017年4月1日,北京市迎来了第33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城乡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栽花种树,认养树木,参加林地养护、绿地清洁等活动,以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首都义务植树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首都市民爱绿护绿的热情依然高涨,而且公民履行植树义务的方式早已从单一的种树变为18种新型的尽责方式。全年开放的义务植树尽责基地方便了更多市民履行植树义务,认养乔木、认养绿地、抚育树苗、购买碳汇等尽责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治标治本,力争到2020年基本治理杨柳飞絮

6月5日环境日|共同改造首都绿化环境,从你我做起

2017年4月12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召开杨柳飞絮治理新闻发布会,表示北京将在重点区域,采用更新树种、疏伐、修剪、化学抑花等方法,综合治理40万株杨柳雌株。杨柳树作为北方造林绿化的主力树种,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景观及效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是麻烦的飞絮“制造者”,但它们也是北京城市绿化建设的“历史功臣”。园林绿化部门通过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改进技术手段,采用标本兼治的解决办法,从源头控制杨柳飞絮,力争2020年基本治理杨柳飞絮,实现有絮不成灾,并引导广大市民理性看待杨柳飞絮,对杨柳飞絮处理多些耐心。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获批北京将构建“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

6月5日环境日|共同改造首都绿化环境,从你我做起

201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成为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法定蓝图。北京将强化西北部山区重要生态源地和生态屏障功能,以三类环型公园、九条放射状楔形绿地为主体,通过河流水系、道路廊道、城市绿道等绿廊绿带相连接,构建“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根据总体规划,未来,北京将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成网络的高质量绿色空间体系,不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增强游憩及生态服务功能,让市民更加方便亲近自然,公平享有绿化成果。

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

6月5日环境日|共同改造首都绿化环境,从你我做起

2017年12月20日,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等事项。启动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体现。更加推进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绿色生态空间格局。

2018已经过去一半,接下来的日子中,我们依旧致力于更好的为大家报道相关事项。首都很大,绿化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每个人的身边做起,让我们一起改善来首都的居住环境,为环境绿化贡献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