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历史上的军人兴修水利——枕戈屯田遗惠千秋

安康历史上的军人兴修水利——枕戈屯田遗惠千秋

宋金战争以来,安康境内由于金朝发动的掠夺战争,以及游寇土匪如桑仲所部的洗劫,造成了社会经济大破坏。人口逃亡,田地荒芜,触目之处一片废墟。甚至《宋史》、《要录》这些国家正史也慨叹曰:“襄汉沃壤・荆棘弥望”,“金州残弊特甚,几无人迹。”“绍兴和议”后,宋金战争大体上停止下来,南宋朝廷号召开垦无主荒田,实行军队屯田,且耕且战。时分利州为东西两路,汉中为西路,金州为东路。以太子少保郭浩为东路金、房、开、达四州安抚大使兼知金州。郭浩在金州招集流亡,开垦荒田,今月河川道傅家河、恒口千工、杨家营、高剑,汉阴蒲溪、涧池、月河诸乡,皆为南宋郭浩屯田之地。在恢复生产的斗争中,郭浩又大兴水利,修筑渠堰,今汉阴涧池军坝,就是因宋军屯田而得名,其修筑的“济屯渠”(今济屯堰),就是引洞河之水灌溉屯田。另外又“引恒水以资灌溉”,在“隘修龙门”,并于西岸筑万古渠,东岸筑千古(今千工)渠各一,拦傳家河修“大济堰渠”。与筑圾修渠同时,又使用起水工具,除戽斗、翻车外,利用当地盛产木竹资源,创造性的制成筒车,利用水流冲击转动筒车取水。在今恒河龙口之下的河岸上,有两块漫漶不清的摩崖刻字,依稀可辦“宋绍兴年间制造筒车”的字样,是以后人将恒河这段河流名曰“简车河”。这些水利工程,后为明、清之际安康水利灌溉骨干,至今安康人仍受惠不浅。

安康历史上的军人兴修水利——枕戈屯田遗惠千秋

郭浩知金州时,安康、汉阴、石泉知县皆兼劝农营田公事,鼓励流亡归业务耕。所以金州自“绍兴和议”后发展较快,《宋史本传》云:“郭浩徙知金州,辑(集)流亡,开营田,以其规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赢钱十万助户部,朝廷嘉之。”而郭浩金州屯田,在宋金沿边地区对垒中,又遏制了金兵西线南下的道路,成为维护南宋半壁江山的屏障。是以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南宋政权升金州为“御前诸军”,以王彦为都统制。庆元二年(1196年)宁宗赵扩御书“枕戈”二字勒石金州,所谓“枕戈待且”,不忘恢复也。

安康历史上的军人兴修水利——枕戈屯田遗惠千秋

明代初年,为了恢复经济和维持巩固明王朝的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如朱元璋多次令农民归耕,承认已被农民耕垦成熟的土地归其所有,实行屯田制度,并对兴修水利也很重视。安康自洪武至嘉靖年间,各县共修水渠七条,溉田1万多亩,由于这些措施的施行,明代初期成为安康经济比较稳定,社会生产有显著发展的时期。

安康历史上的军人兴修水利——枕戈屯田遗惠千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