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送曾国藩四个字,曾国藩心领神会,从此老实为官

一、起于微末、仕途高升

曾国藩是宗圣之后,宗圣是何许人也,是与孔子、孟子、颜子、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说他起于微末似乎不那么恰当,但又非常恰当。因为天曾姓千千万,刘玄德还是中山靖王之后呢,到了几百年后还不是织席贩履为业。可见出生不重要,重要的是出名了,得攀附个有名望的先祖,国人之通常做法。究其心理是为了让人觉得是名门之后以高看几分。

一个女人送曾国藩四个字,曾国藩心领神会,从此老实为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是儒家正统思想的正宗传人,他把孔子的思想和学问授给弟子,又将孔子的言行整理成《论语》,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对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二、练兵湘江、功成名就

曾国藩在京十多年间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实在罕见。公元1851年春,落第秀才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聚众。咸丰帝诏群臣言得失,二品大员曾国藩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就进言:今日急务,首在用人,立马推荐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再上书之言皇帝的过失,把皇帝气的半死,但也拿他没有办法,最后把他点为乡试考官。

一个女人送曾国藩四个字,曾国藩心领神会,从此老实为官

耗尽清王朝元气的洪秀全

这个时候他母病丧,按惯例要归家守孝。这时洪秀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因此,清政府迫不得已要求各地乡绅举办团练,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 次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曾国藩和亲戚朋友借了些钱也在家乡办起来团练,称为湘勇。他还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军队战斗力很强。经过与洪秀全大大小小数个回合较量互有胜负,直到洪秀全和杨秀清内讧,石达开出走才占据上风。


三、封疆大吏、急流勇退

占据上风的湘军很轻松的剿灭了洪秀全一干人等,石达开在四川也失败了。论功行赏后好运没有继续眷顾他,天津发生外国人欺负国人的案件,当地官吏做法过当,曾国藩又态度不好,得罪了洋人,洋人很恼怒,继而给慈禧太后告状。慈禧赔钱赔笑把洋人哄走之后,原本想处理曾国藩,念在功劳卓著,随即发生刺马案,曾国藩就去两江出任总督。

一个女人送曾国藩四个字,曾国藩心领神会,从此老实为官

满清中兴名臣曾国藩

到了两江总督任上,一直踏踏实实办理公务。他的门生故旧遍布江南各地,大都成为各地的巡抚或者总督、提督之类的实权人物,他们大都一心劝他称帝。可是曾国藩就是不听。慈禧太后当然也不放心他,给他送个块匾额,上书国之柱石四个大字。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好好当差就是国之柱石,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子孙也沾光。否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曾国藩是聪明人,想要重新洗牌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因为明白这道理,所以他从此也死心塌地替慈禧太后管理两江地方。

一个女人送曾国藩四个字,曾国藩心领神会,从此老实为官

邱淑贞饰演的慈禧太后

细心的人可能都注意了一个事项,那就是人的年龄,曾国藩都59岁了,他想称帝都不得不考虑自己还能活几年。事实也证明他很对,到两江任上两年就死了。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呀。当年的吴三桂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嘛,称帝还没有多久就一命呜呼了,不仅子孙全被屠戮殆尽,还留下个万世骂名。干大事,首先得有一个好身体,古人诚不欺我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