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挥师北上,他能否称帝?

1864年,曾国藩登上了人生的权力顶峰。这一年,他弟弟曾国荃攻陷南京,彻底灭了天平天国。毫不夸张地说:1864年,曾国藩稳稳地把持了满清的大半壁江山。据文献历史调查,当初天下文官武将有近乎一半的人都是他曾家的门生,同时尤其身边的文官武将等都期盼他恢复汉室,称帝,坐拥天下。那么他为什么又不称帝、不北上呢?

如果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挥师北上,他能否称帝?

在大好形势下,部下们纷纷劝说曾国藩称帝推翻清朝。对曾国藩来说,这不是他第一次听到别人的劝说了。早在曾国藩与石达开对阵时,石达开就曾提醒他,说曾国藩是举足轻重的韩信,何不率众独立?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李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藩称帝。曾国藩一生,总共经历过四次劝说称帝。甚至在攻下南京后,曾有三十多名湘军准备以“赵匡胤黄袍加身”之法拥立曾国藩。其实,在古代儒家思想教条的教育下,教会人们的顺从以适应农业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自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君权神授”的思想起,后到宋明理学的发展起,儒学越来越教会知识分子更加的推崇维护君权。曾国藩堪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之典型,自然不会离开这种传统思想的束缚。从修身治国来说,曾国藩的个人魅力,远远地超越了党派政见之争。他之所以能达到此等成就,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曾国藩特别善于反省。他日日反省自己,更多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族类。同时他也知道,如果黄袍加身,自己所处必然会像宋朝一样存在的屈全,又或有属下再加袍的可能!

如果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挥师北上,他能否称帝?

曾国藩当年是以“忠君爱国,保卫名教”为信仰组建并改造湘军的,这也是湘军强大战斗力的重要来源。如果曾国藩变成了“不忠不义“的”反贼“,湘军也会失去其信仰。而失去信仰的军队那就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太平天国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教训。

如果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挥师北上,他能否称帝?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流传千古的这幅联语已经表明了心志。

曾国藩对战争的残酷,有深切的体会,不会再挑起战争战争是及其残酷的。曾国藩带兵打仗十多年,辗转十多个省,对于战争所带来的创伤,他的体会无比深刻。同治二年,他写过:“皖南到处食人。人肉始卖三十文一斤,近闻增至百二十文一斤。句容、二潥八十文一斤。荒乱如此,今年若再凶歉,苍生将无噍类矣。乱世而当大任,岂非人生之至不幸哉!”这种感受是沉痛的,是发自内心的悲悯,也是一个担当大任者的道义上的愧疚。

如果曾国藩在消灭太平天国之后挥师北上,他能否称帝?

最后,消灭太平天国时的曾国藩已经五十七岁了。明朝吕坤的《呻吟语》中说:“人之念头,与气血同为消长。四十以前,是个进心, 识见未定。而敢于有为。四十以后,是个定心,识见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以后,是个退心,见识虽真,而精力不振。未必人人皆此,而此其大凡也。”所以基于种种因素,曾国藩既是无心谋反,也无力谋反,选择功成身退,却是明智之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