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互聯網大佬是“碼商”,他們可能是這個樣子?

過去幾個月,微商憑藉“XX喜提體”走紅網絡。如今又誕生了一個新群體——“碼商”。

所謂“碼商”,指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小商小販,包括路邊的包子鋪、菜市場的小攤主、賣糖炒栗子的流動板車、地鐵口買玉蘭花的老奶奶…

為什麼稱呼他們為“碼商”?

他們不用購置掃碼槍等硬件機具,只要一張“二維碼”就拿到了移動支付的金融服務入場券;而普通用戶也能通過“掃一掃”,輕鬆一碼結賬。

如果互聯網大佬是“碼商”,他們可能是這個樣子?

這是移動互聯網對傳統的商業形式的改變,說到這裡,我也想到了如今已經身家不菲的那些大佬們。在這些大佬創業之初,年輕的時候,他們做的生意其實也和小攤小販差不多,比如劉強東是從中關村電子城的櫃檯做起的,張近東是從南京的小櫃檯做起的。

做個大膽一點的暢想,把年輕的劉強東、張近東放到現在,他們的生意會是怎麼樣的呢?

2017年3月,從一家外企辭職的東哥,開始在中關村做3C生意,並在櫃檯上掛出了“二維碼”支付。沒有找零的煩惱,不用再花錢添置POS機,不用害怕收到假錢。3C生意單價高,遇到訂貨金額大的客戶,只要支付寶掃碼轉賬即可,不用費時費力地點鈔。

再說在南京做生意的東哥,他也是做3C生意起家的,在小店鋪櫃檯上貼上打印出來的支付碼,找零、假錢、點鈔等麻煩事兒同樣沒有了。

問題來了,他們要是遇上沒錢進貨了該怎麼辦呢?要是放到二、三十年前,他們得從銀行貸款,但流程極為繁瑣,還不一定能貸到,不得已他們得求朋友、求親戚、求同學,東平西湊。商業機會稍縱即逝,等借到錢,黃花菜都涼了。

但在現在,給他們提供支付碼的機構可以幫上忙。

2017年11月,螞蟻金服發佈“多收多賺”計劃,宣佈將小商家的提現免費服務期限延長至三年。此外還有廣受歡迎的“多收多貸”服務,主要為線下小商家提供貸款。

生意越好,能得到的貸款額度就越大,這就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環,生意自然也就越做越大,完全不用擔心會遇到資金流轉的困難。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莫欺少年窮”,所有大佬的大生意都是從不起眼的小生意做起的,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上一個行業金字塔的頂端。

下一個劉強東、張近東其實就在我們日常所見的這些“碼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