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的梗,其實你是得了腸易激綜合徵

水土不服的梗,其實你是得了腸易激綜合徵

朋友老胡向我抱怨,他老是腹痛腹瀉,腸鏡也做了,沒啥問題,腸道益生菌、止瀉藥、解痙藥基本上吃了個遍,中醫中藥也吃過,針灸推拿理療都做過,甚至足療、耳針都嘗試過,但就是不見好。說是朋友其實也不恰當,因為老胡就是我的一個患者,因為腹痛腹瀉來找我,次數多了,便當個朋友相處。老胡是個工程師,因為工作的原因到處跑,最近幾年都在非洲各個國家,具體做什麼不清楚,但是每次發病都挺有規律,出國後都比較明顯,而回國後呢,就緩解許多。但是隨著發病次數的增多,近期有加重的趨勢,在國內也逐漸頻繁起來。

根據我的判斷,老胡應該是得了腸易激綜合徵。什麼是腸易激綜合徵?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組持續或間歇發作,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或)大便性狀改變為臨床表現,而缺乏胃腸道結構和生化異常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是功能性腸病的一類。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種臨床類型,我國以腹瀉為主型多見。老胡就是典型的腹瀉型,持續時間已有數年之久,每次總是先腹痛,然後腹瀉,便後腹痛緩解,完全符合羅馬III診斷標準。

當然,臨床上也有很多患者並沒有出國,為什麼也會患腸易激綜合徵呢?根據臨床上觀察,很多腸易激綜合徵的患者,往往有較為明顯的刺激因素,臨床上較多見的幾個刺激因素:飲酒、辣食、腹部受涼(比如冷飲、冬季腹部受風等)。比如浙江省本來的飲食習慣以清淡為主,但是隨著川菜、湘菜的傳入,導致辣食逐漸增多,而相應胃腸道疾病也就增多了,腸易激綜合徵正是其中一種。而素來食辣的四川人、河南人、湖北人、江西人等則無辣不歡,不容易受到辣的影響,反而容易因為進食海鮮而出現症狀。這些都是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而導致腸易激綜合徵的表現。

中國古代,有橘生淮南的典故,也存在水土不服這樣的成語,說明了一個人的飲食和生活環境足以對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腸易激綜合徵就正是這樣一種疾病。因此,想要肚子舒服,飲食控制必不可少哦,尤其是過年時候,美食當前,更是要管好嘴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