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来了!您的个人信息将被接管

开篇语:草根征信的另谋出路之旅……

随着百行征信挂牌,中国个人征信市场迎来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一支正式意义上的持牌军,曾经散乱无序、标准不一的个人信用数据有望得到集中正规的采集分析。但犹如一枚硬币的AB面——新的持牌军诞生后,旧的试点者该何去何从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近期官方表态和一系列机构调整动作显示,此前从事个人征信试点的八家机构“将不再直接从事个人征信业务,而是作为百行征信的主要股东,通过百行征信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参与个人征信市场。”

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征信业务如何剥离,数据如何共享;第二,原试点机构此后如何进行自我定性和业务开展。

几乎是在百行征信挂牌的同时,八家机构中业务实践最丰富的芝麻信用的调整动作已浮出水面——组织架构改为班委制,压缩向金融机构输出征信服务,将信用业务重心进一步向商业领域倾斜。但更多机构则尚无明确路径向监管“表明决心”,目前仍对业务剥离和数据共享等计划讳莫如深。

是转型,还是消失,一场谋变的风暴已经来临。

剥离: 仍存多项障碍

根据百行征信5月23日挂牌时的官方表态,百行征信成立后,将回归“独立第三方共享债权人掌握的个人债务信息,以防范信用违约风险”的个人征信本源,厘清个人征信与数据服务、风控服务的界限,从根本解决个人征信的发展方向和市场规划问题。

而随后,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在5月26日参加“第十四届(2018)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上发言时,对相关机构未来展业的方向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前期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的八家市场机构将不再直接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原有部分征信业务将剥离并入百行征信,其他业务可存续为数据服务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让个人征信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方式聚焦在共商共建共享征信平台上。”

在上述展业方向的规划中,涉及一些重要概念的明确,即个人征信服务与数据服务。

在2017年《中国金融》杂志《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征信监管》一文中,万存知就曾指出:共享债务人的债务信息构成征信的逻辑主线,这是在信息服务领域区分征信机构和非征信机构的基本标准。这里的债务信息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个人在金融、商品买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负债历史记录,另一类是与判断其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有密切关系的信息。

“但事实上二者业务模式具有一定相似性,均涉及对消费者信息的采集加工,但采集内容上有所区别,但由于采集范围的标准在我国并不清晰,因此实际展业中,二者界限并不完全明确。”刘新海表示。

根据我国2013年3月15日起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禁止征信机构采集个人的信息包括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此外,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虽被禁止采集,但是,如征信机构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的除外。

不过,在一位资深征信研究人士看来,个人征信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市场发展不断变化的,金融交易的场景和形态一直在发展,过于狭义的征信概念不符合国际潮流,也不符合市场需求。

在上述产品中,信用、反欺诈、商用存在交集,也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技术层面的“剥离”难度并不小。

不过与技术问题相比,实现数据的共享是更大障碍。在前述资深研究人士看来,剥离计划的行政色彩较强,对于民营机构,是否仍可以按照此前央行征信中心筹建强制“征收”数据值得商榷。从国际经验看,征信的展业原则在于互惠与对等,即贡献什么查什么,但以目前八家机构的数据规模看,存在较大差距,数据共享显然对拥有数据较多的机构不公平。

转型:两种阵营难度不一

事实上,这种转型难度对于不同类型机构并不完全相同。

在他看来,除了在金融场景中的使用,精准营销事实上是数据服务中“最赚钱的部分”。“通过消费大数据,可以对商业地产在选址、开店类型上进行精准预判,对品牌投放的精准度、降低开店风险、提高转化率方面有极大帮助。”

据接近某家试点机构的人士透露:无法独立持牌展业后,不排除该机构由于多年未盈利或被计划裁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