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品牌加速佈局非洲

非洲人口超過10億,預計在2050年左右翻一番,市場增長前景十分可觀。近些年來,非洲經濟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在基本解決溫飽後,對物質追求正日益膨脹,有數據顯示,目前非洲家電市場基本每年都以兩位數的幅度增長。

由於非洲大部分地區處於熱帶,常年高溫多雨,因此人們對於空調、冰箱產品的需求明顯,特別是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城市,許多商業場所都開始安裝空調。

事實上,非洲家電產品的需求量每年還在快速增長,而許多非洲國家工業基礎薄弱,行業發展不平衡,家電產品自給率不足,配套能力低,大部分設備、部件和原材料需要進口。而中國家電業已經比較成熟。中國家電產品價廉物美,在非洲很有市場。中國家電企業在非洲完全可以有所作為。

本土化與產業鏈完善

早在1996年,海信進入南非,如今已成為南非家喻戶曉的名牌。海信電視和冰箱產品在南非市場綜合佔有率分別位居行業第一和第二位。目前正在推進二期投資建設。如今,海信南非工廠僅有35名中國員工,卻為當地創造了2700多個就業崗位,創造了大量的政府稅收和外匯收入,產品深受歡迎且供不應求。“海信集團在南非的投資合作項目是中南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和兩國人民友好的重要成果,得益於當地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政府、人民的大力支持,給南非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近日,中國駐南非大使林松添在參觀海信集團在南非開普敦亞特蘭蒂斯工業園區時表示。

非國大西開普省競選團隊主席、前西開普省省長易卜拉辛在參觀時高度讚賞中南關係和海信投資項目取得的巨大成功。他說,眼見為實,海信公司重視技能培訓和技術轉讓,本地化超過98%,勞資關係和諧融洽,生產環境優美,展示了中南互利合作的新景象,讓大家印象十分深刻。

無獨有偶,在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尼日利亞,海爾集團作為深耕非洲的中國家電企業之一,以尼日利亞工廠以中心,海爾冰箱針對尼日利亞、埃及等地生產的差異化冰箱產品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其中,在尼日利亞,2017年海爾冰箱節能30%極大提升了用戶的使用價值,市場份額為36%,位列第一;在埃及,海爾冰箱實現CKD當地化,降低50%關稅,預計5月初海爾埃及工廠製造的產品將上市。

對於中國家電在非洲未來的發展,中國企業信心滿滿。不同以往,中國企業進入非洲市場已從原來的貿易出口型向生產佈局、本土化生產轉變,這也是中國企業佈局其他新興市場的特點。“非洲建廠並完善產業鏈生產”成為更多家電企業計劃內的事情。

品牌化與形象塑造

非洲潛藏的機會正在成為中國家電企業投資興業的熱土。目前,埃及、南非、中非、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利比里亞等非洲國家家電市場發展基礎較好,並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和發展環境,其他眾多非洲國家的家電市場正處於發展空白,家電產品完全依賴進口。

上世紀90年代初,在“世界名牌”戰略指導下,海爾以“先難後易”的戰略開拓國際市場,在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取得成功後,以高屋建瓴之勢開拓發展中國家。1998年正式進入非洲市場,海爾通過為非洲消費者提供當地化的解決方案而迅速的崛起,並贏得了非洲人民的信賴。

既然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家電製造基地,那麼市場緊緊鎖定在國內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產能的繼續釋放,而影響到產業的良性發展。尋找新的市場成為必然的選擇,近幾年主流家電品牌加速佈局非洲步伐就是最好的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