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格力為什麼佈局芯片產業,你知道原因嗎?

隨著中國暴露出半導體芯片產業的不足後。眾多企業紛紛開始加入和佈局芯片產業。一時之間讓人們知道很多原來不熟悉的名字。

比如中芯、京東方、中天微等。原來中國並不缺少芯片的研發和設計企業。據統計目前中國有1300多家從事芯片設計和研發的企業,這個數字是全球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但如此多的芯片企業,卻救不了中興,不得不讓人感到悲哀!究其原因還是體制的問題。

而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芯”的問題,只是加大投資還遠遠不夠,要從根本上改變現狀才可以看到希望。

阿里、格力為什麼佈局芯片產業,你知道原因嗎?

目前市場上的高端處理器的芯片都是採用的是10nm製造工藝,採用7nm製造工藝的麒麟980,和驍龍855明年才會上市,可是讓人眼睛大跌的是,7nm製造工藝的芯片還沒上市,三星正式宣佈要進入5nm、4nm、3nm製造工藝階段了,並且宣佈了5nm、4nm、3nm的工藝技術。

阿里、格力為什麼佈局芯片產業,你知道原因嗎?

巨人瞄準“芯片”挖壕溝

不久前,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董明珠表示哪怕投資500億元,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隨後康佳也宣佈要入場芯片領域。而引起更大行業震動的是互聯網巨頭的湧入。阿里巴巴集團4月就宣佈,全資收購芯片企業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而在此前,阿里巴巴達摩院已經組建了芯片技術團隊,還投資了寒武紀、深鑑科技等5家芯片公司。

BAT和其他互聯網巨頭如何改變半導體行業的競爭格局?芯片可以分為上千種,也就是說,你投資一兩個類別,它只是整個市場的一個很小的部分,很難對整個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眼擎科技董事長朱繼志向表示。

阿里、格力為什麼佈局芯片產業,你知道原因嗎?

雖然有從業者表示互聯網巨頭的入局很難影響到芯片行業內的競爭,但對於巨頭間的競爭而言,這無疑引起了生態反應。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富華科總經理羅為認為,企業通過向上遊芯片產業延伸挖深自己的護城河,“其實他們做的芯片只在自身特定的一個產品裡用,但是可以讓他們有一個非常高的競爭優勢。”

深鑑科技創始人兼CEO姚頌表示,利用系統來賺到更多錢的公司,會養一個自己的芯片團隊,比如說IBM打造的Power系列,甲骨文的Sparc系列,“直到這個時間點,我們發現其實整個行業又有一點變化,就是單純做系統本身可能已經不那麼掙錢了,競爭又已經開始激烈起來。”

AI芯片是世界的起跑線

近年來,隨著AI時代的到來,其已經成為了未來新技術的發展趨勢,中國決不能把這一領域再拱手讓人。阿里巴巴積累了全球最大數量的電商數據,可以將人工智能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也可以快速的推進AI的發展。

“事實上,人工智能給整個工業部門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朱繼志認為,中國和歐美國家之間的差距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積累上相對較小。芯片產品依賴於整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國有很多工廠,需求旺盛,工業發展很強。

阿里、格力為什麼佈局芯片產業,你知道原因嗎?

近日,阿里宣佈15億元投資商湯科技公司,這也是一家研發芯片的企業。而這只是馬雲的阿里巴巴投資的冰山一角。據統計,近年來,阿里巴巴投資的AI芯片企業已經多達11家,中天微、曠視科技、耐能等這些企業都與AI芯片有關。這標誌著馬雲正在佈局未來的AI產業,截止到目前,阿里巴巴已經投資了中國AI芯片產業的半壁江山。

馬雲達摩院的最重要方向就是通過對AI新技術新趨勢的研究,來為阿里巴巴的發展做方向性指導。在人們的印象中,阿里一直是一家電商公司,其實現在的阿里早已經成為了最具競爭力的技術公司。無論是阿里雲、YUNOS操作系統還是在AI方面的研發,都證明了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阿里、格力為什麼佈局芯片產業,你知道原因嗎?

芯片是技術的載體,即使銷售失敗,技術仍然存在,AI產業尚處在落地實驗期,芯片企業也會隨著產業發展而發展,產業進步則商業模式也將隨之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