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考驾照的你,看看古代的驾考规则和交通规则,还抱怨很难吗?

您可能认为古代没有汽车,代步工具多为马车或牛车,又没有交警,可以随意驾车上路。与之相反的是,我国古代对于驾车的要求很严格,无论是驾驶资格考试还是交通规则,难度都不次于现代的驾考。

周朝《周礼•保氏》中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有文献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御”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

准备考驾照的你,看看古代的驾考规则和交通规则,还抱怨很难吗?

驾车壁画

所谓“五御”,即: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一、鸣和鸾:“和”在车轼上,“鸾”在衡上,两者都是车上装饰的铃铛。要求车辆行驶时,它们所发出的节奏要统一合适,这是为了调试驾车的节奏,类似于油门和离合器的协调使用,也是驾车的入手课程。

准备考驾照的你,看看古代的驾考规则和交通规则,还抱怨很难吗?

鸣和鸾

二、逐水曲:指沿着曲折的水沟边驾车前进,训练御者在路面情况不好时的控制车的能力。类似于现代科目二中的S路。

三、过君表:君表即标示国君位置之旗帜。国君在会见诸侯、出兵征伐,或者组织打猎时,其所在的位置都有旗帜加以标示。“君表”指插着旗子的辕门,门中放置若干石墩为障碍物,车驶入辕门,车头两边与石墩的间隙只有五寸,车手要恰到好处地从正中经过。这是要训练车手的心理素质和准确的估算能力。

准备考驾照的你,看看古代的驾考规则和交通规则,还抱怨很难吗?

过君表

四、舞交衢:车在交叉道上,往来驰驱,旋转适度,似乎在舞蹈,很有节奏。这表明车技非常娴熟,是展现综合能力的课程。

准备考驾照的你,看看古代的驾考规则和交通规则,还抱怨很难吗?

舞交衢

五、逐禽左:驱车追赶禽兽,并把禽兽阻拦在左边,以便射猎。这属于实地练习的范畴了。

通过《周礼》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取得驾车资格,必须进行这几个步骤的训练和考核,合格后方可驾驶。

除了获得驾车资格外,还要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行车。

秦朝《除吏律》是对危害国家安全罪和社会治安罪,如扰乱社会秩序等规范的法律。其中明确规定:“御人技术四次不过关,撤销驾驶资格,罚四年徭役并处罚金”,就是说驾驶员四次不过关会被取消驾考资格,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还要罚四年徭役。

汉代的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更重法制,不仅法律条文明确具体,而且执法极严,即使皇亲国戚、达官权贵,违犯法规也照章惩罚。汉馆陶公主因违反行车规定,所乘车马“尽劾没入官”。丞相孔光的属官犯禁“行驰道中央”,被谏议大夫鲍宣拘禁,汉哀帝听到后说:“人臣当如是矣!”

唐朝是我国古代非常繁荣昌盛的朝代,交通管制就尤为重要。《唐律》规定:

1、在没有任何公私缘故的情况下,如果在街道和巷子的人群中快速驾马或者驾马车的,事主将处以用竹板或者荆条打50次脊背的处罚。后来唐太宗了解到脊背是人的经脉聚集处,责罚由打脊背改为打屁股。

2、在人多的地方跑车伤人的,按照斗殴伤人之罪处理,不过在量刑时减少一等。如果伤势尚未确认,要采取“保辜”措施,即,先将肇事者取保候审,由肇事者出钱去给受害人治伤,伤愈后再进行处罚。

准备考驾照的你,看看古代的驾考规则和交通规则,还抱怨很难吗?

3、有以下缘故在人群中快速驾马,如公文传递、朝廷命令发布、有病求医,急于追人等,若未造成人员伤亡,可免于刑事处理,但需要交钱赎罪,即罚款。

4、对于车船的超载(不论人员超载还是货物超载)都有严格规定,超过五十斤货物或者超载一人,责打五十大板;超过100斤或者2个人,责打一百大板。情况再严重的处罚高至两年徒刑。

唐代全国交通运输坚持法治,秩序井然,道路治安情况良好。杜甫有诗曰:“忆昔开元全盛日,九州道路无豺狼。”

到了明清两代,专门设置了管制交通的机构和官职,制定了明确打法律准则,例如《车马协济章程》、《驿站分段运输原则》等规定,更加规范、细化和严格。很多细则一直沿用至今。

【希望准备考驾照的朋友顺利拿到驾照,已经取得驾照的朋友安全行驶,文明驾驶】

【加关注,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