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說車

長安近日用搭載著IACC核心技術的CS55進行了自動駕駛的路測,還拍了個離手駕駛的搞笑短視頻,而這一切剛好卡在Uber自動駕駛撞人致死這個節骨眼上,這樣做無異於把自己推向了風口浪尖,為什麼長安這麼淡定?

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圖為宗沿君惡搞,非原視頻)

這次在美國發生的首起Uber自動駕駛撞人致死事件影響範圍極大,詳細經過就不細說了,“能不能把駕駛權放心交給自動駕駛系統”大家開始了新一輪的思考。

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要弄清長安的淡定來自哪裡,首先我們先得搞清楚“自動駕駛”是啥。

自動駕駛分為四級

“自動駕駛”其實已經不是個新名詞,但很多人對“自動駕駛”的理解僅限於車輛的自動轉向和自動加減速,事實上自動駕駛分為四個等級(下圖中的2-5),不同等級需要人為操縱的範圍不一樣,能應對的路況複雜程度也不一樣。

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Uber的目標是排在最高層次的全自動化,從而實現“無人駕駛”,但這一撞把Uber系統設計師的初衷撞回了低一級別的“自動駕駛”。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事件使豐田——這個Uber的長期投資夥伴暫停了在美國跟其合作的所有自動駕駛路測,不過官方給出的原因是一句委婉的“擔心豐田的路測駕駛者因事件影響到情緒因此暫停路測。”

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豐田都因此做出反應,長安怎麼如此淡定?

除非是真正有底氣說自己的技術可以完爆Uber,不然大家都會選擇在出這種事的時候避避風頭,那長安又為啥心無旁騖地進行著IACC的路測並花力氣做宣傳,莫非國產領先國際的時刻已經降臨?

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在瀏覽完長安官方給出的資料後發現:裝載著IACC核心技術的長安CS55只是自動駕駛中的初級階段——駕駛員監控駕駛環境。雖然跟Uber路測的技術同被稱作“自動駕駛”,但跟Uber的自動駕駛系統監控駕駛環境完全是不一樣的。

原來Uber自動駕駛出事還真影響不到長安的路測輿論。

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雖然問題解決了,但“自動駕駛”還有讓人費解的地方。

當自動駕駛撞人了,哪一方將承擔責任?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比如這次的Uber自動駕駛撞人事件:到底是駕駛員,汽車廠商還是Uber承擔責任?

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如果思路沒錯駕駛者應為此負責,自動駕駛只是輔助功能,駕駛員才是車輛最高指揮者,沒有設計師會設計出不能人為接管打斷的輔助功能,要撞到人了不踩剎車就是駕駛員的過失。如果是你,會願意為自動駕駛的失誤買單嗎?

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你真的會把駕駛權交給自駕系統嗎?

國外的媒體就Uber一事採訪路人,絕大部分路人都表示抗拒自動駕駛,甚至有人說“自動駕駛的車輛跟醉酒駕駛比起來好不到哪裡去。”仔細想想的確如此。

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打個比方,在無法及時剎停的情況下前方出現一個人和一輛車,你會如何選擇?大家都知道不能撞人,可是自駕系統或許就不知道。再如果前方是一輛豐田凱美瑞和一輛勞斯萊斯幻影呢?可能問得很刁鑽,但系統是永遠需要大腦去將其完善的,大腦才有可信的主觀判斷。no zuo no die,請珍惜駕駛權。

長安這時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理不理智?

@Joey宗沿君:

不論科技發展到哪一步,我們的大腦才是最高指揮部。科技可以給我們帶來便利,但千萬別讓科技掌控你的生命和行動,剛逝世的科學家霍金就提出了人工智能威脅論告訴世人“警惕人工智能。”自動駕駛,emmm....容我三思。(圖/文:@Joey宗沿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