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幼體放的越多越好嗎?其實很多河蟹養殖戶沒搞懂

江蘇興化地區這幾年苗塘投放大眼數量基本都在4斤/畝,部分塘口甚至放到6斤/畝,大眼一斤在4-6萬隻,如果按一畝地4斤,一斤6萬計算相當於一畝地投放大眼24萬隻,但是我們一般塘口的產量也就2萬隻,相比於投放的24萬大眼,存活率連一成都沒達到,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問題呢?大眼是真的放的越多越好嗎?如何才能提高大眼的存活率呢?

大眼幼体放的越多越好吗?其实很多河蟹养殖户没搞懂

圖1:優質的大眼幼體圖片

記得以前和徐揚的一個客戶聊天,十多年前他一畝地放大眼一斤半,能出4萬苗,這個存活率接近一半,而我們現在不到一成。個人總結一下原因主要有三點:

1、溶氧問題。

興化地區放苗很多都是環溝放苗,四斤一畝地的大眼,環溝佔池塘的三分之一,相當於一畝地放苗在12斤,而且苗塘早期培養枝角類和橈足類作為天然餌料,這兩者本身就需要大量耗氧,所以我們經常會發現有苗塘大眼放下去之後有爬遍上岸的現象,排除水體毒素的影響,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於缺氧,而不是我們以前常說的纖毛蟲問題。

很多人覺得早期水溫低不會缺氧,但實際呢?塘口溶氧很低,我們苗塘的枝角類數量比成蟹塘的數量更大,所以更加容易出現缺氧的情況,而大眼一旦缺氧,當年的產量必然會降低。

大眼幼体放的越多越好吗?其实很多河蟹养殖户没搞懂

圖3、肥水過早泥混的苗塘

2、毒素問題

每年我們都會看到或者聽說有大眼放苗後整個池塘全部死亡的情況,這種情況主要就是毒素引起,所以在大眼下塘前水體解毒至關重要。

3、種苗問題

大眼幼體人工繁殖到現在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但是沒有哪一個苗場有所創新,依舊是以傳統的小作坊形式在育苗,親本還是選購的在市場上銷售的河蟹作為親本,缺乏像白對蝦一樣的嚴格的選育體系以及標準化的幼體培育流程和培育環境。

從2015年以後很多大型養殖戶和企業開始意識到這一點,在近兩年蟹苗培育必然會有一個大的突破。種苗問題解決,會給河蟹養殖帶來新的一個發展機遇。

所以大眼幼體並不是放的越多越好,質量好的大眼,放3斤/畝就足夠我們苗塘養殖使用。

關鍵是如何提高大眼下塘的存活率問題,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提供一個八天進水法的放苗流程,這個流程與傳統的操作流程有所區別,推遲了肥水時間,但是這種放苗法能夠很好的提高下塘的溶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提前八天進水,苗塘最好選擇環溝佔比大的塘口,更適合育苗。水花生生長好的塘口可直接採用滿塘水放苗。水體越大越穩定,在天氣突變時大眼應激越小,存活率越高。

2、第一天進水後水體解毒一次。

3、第二天水體消毒一次

大眼幼体放的越多越好吗?其实很多河蟹养殖户没搞懂大眼幼体放的越多越好吗?其实很多河蟹养殖户没搞懂
大眼幼体放的越多越好吗?其实很多河蟹养殖户没搞懂大眼幼体放的越多越好吗?其实很多河蟹养殖户没搞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