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糖的喜愛,是基因裡帶著的。遠古的人類以狩獵為生,食肉為主。除了偶爾採集一些蜂蜜,在水果成熟的季節採食一些漿果外,很少能夠吃到甜味的食品。因此在遺傳基因裡,攜帶著對甜味的美好記憶。
中國最早有關甘蔗的記錄出現在屈原《楚辭·招魂》的“靦鱉炮羔,有柘漿些”一句,柘就是甘蔗,柘漿就是甘蔗汁。說明戰國時期就能對甘蔗進行原始的榨汁加工。
最早關於甘蔗加工而成的石蜜(固體甘蔗糖)的記錄則出現在西漢初年劉歆的《西京雜記》裡,有“閩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的記錄,高帝是指漢高祖劉邦,石蜜就是甘蔗做的固體糖。進貢這個,說明在當時還是稀罕物。
到了東漢張衡的《七辯》中,出現了“沙飴石蜜”這個名詞,沙飴就是砂糖,說明裡面有蔗糖的結晶體,石蜜沿用西漢初年的叫法。
晉代,竹林七賢嵇康的孫子稽含在其所著的《南方草木狀》中記錄了甘蔗的形狀、種植地和當時蔗糖的製作方法。
無獨有偶,同時期的《南中八郡志》也做了同樣的記錄,說明當時甘蔗種植於兩廣、雲貴等南方一帶。當時蔗糖使用的製作方法是曝曬法,即將甘蔗榨汁後,在太陽下曝曬,蒸發掉水分,留下糖分等固體物質,估計是受曬鹽的啟發。
現代意義上的手工紅糖出現在唐代。大唐盛世甘蔗的種植擴大,消費量也明顯增加,原來的曝曬法制糖因為效率低下已經不能滿足需求。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遣使“摩揭它”(現印度比哈爾邦南部),學習用鍋加熱熬煮製糖技術,這就是手工紅糖熬煮法的來歷,這種熬糖技法一直沿用至今,延續一千多年。的。
唐代甘蔗種植和製糖技術傳到日本。與此同時,阿拉伯人把印度的甘蔗種植及製糖技術傳到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國家,隨著大航海時代來臨,這些國家又把它傳遍南北美洲國家。
中國第一部甘蔗製糖專著是北宋人王灼於1130年撰寫的《糖霜譜》,全書分7篇,分別是中國製糖發展歷史、甘蔗種植方法、製糖設備、工藝過程、糖霜性味、用途、製糖行業狀況等。明末1637年,宋應星寫出一本更系統更詳盡的專著《天工開物》卷六《甘嗜》。
13~16世紀,隨著東南沿海居民的下南洋,製糖技術傳到東南亞島國。
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法兩國的化學家發明了甜菜製糖技術,工業化製糖開始出現。二十世紀初,工業製糖開始在中國出現,手工製糖開始衰落。中國真正形成完整製糖工業體系是在1949年以後。高效低成本幾乎完全取代了手工製糖,除了在極少數蔗糖產區還保留著手工紅糖的生產外,幾乎全被工業化取代。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對食品健康也愈加重視,手工紅糖又逐漸迴歸的到人們的眼前。
閱讀更多 尋野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