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要從東京女子圖鑑走紅說起

慾望不息,追逐不止。

《東京女子圖鑑》作為最具話題度的日劇,成為今年中國電視劇市場用來翻拍的利器。

該劇講述了從鄉下到東京獨自打拼的女主角綾,17歲至40多歲的戀愛與生活,反映了大都市特有的價值觀和全方位真實的東京,引起了中國“北上廣女子”的廣泛共鳴。

一切,都要從東京女子圖鑑走紅說起

“我想成為一個備受羨慕的人。”日劇《東京女子圖鑑》的開篇這樣講到。各個年齡段的女主對生活與幸福的不同理解,也許虛榮,但足夠真實,所以引人共鳴。

雖然不知道更昂貴的衣服是否就意味著幸福,但是“買買買”大行其道的今天,只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能夠負擔的起,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又有什麼錯呢?這也確實是大城市“先敬羅衣後敬人”這種層次鮮明的顏值鄙視鏈裡,最直接的自我保護的方式。

就像40歲的女主說的那樣:

一切,都要從東京女子圖鑑走紅說起

經典語錄扎中漂泊女子的心

初入北京的陳可和進入東京的綾,像每一個抱有城市理想的年輕人一樣。他們不願與安逸的同齡人為伍,而是將青春盡力揮灑在城市的角落,充滿野心和勇氣。

一切,都要從東京女子圖鑑走紅說起

一切,都要從東京女子圖鑑走紅說起

劇中的很多臺詞都會鼓勵女性去獨立,其實也是順應女性獨立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女生不願意過早的談婚論嫁,更願意在自己事業有成想安定的時候再去找歸宿。

物質驅動的理想,永遠不夠理想

一切,都要從東京女子圖鑑走紅說起

來北京後,我選擇靠整容

獲得了更多的機會

一切,都要從東京女子圖鑑走紅說起

在北京,除了努力工作

婚姻也能改變你的人生

把都市生活作為理想的荒誕在於,我們其實是把某一階層的生活當做了理想。而一旦如此,會發現理想永遠無法實現,因為永遠存在階層更高的人。正如《北京女子圖鑑》中所刻畫的一些靠整容、婚姻、戀愛關係來獲得豐富體面生活的女性,只不過把商品的符號標籤貼在了身上。

劇中豐富、充裕的“理想生活”,仍然不過是物質的附庸。而既然是物質的,就會永遠被驅動,永遠不夠理想。

《東京女子圖鑑》的編劇黑澤久子在註釋裡這樣寫道:“這是對擁有慾望的肯定與鼓勵……我在寫時,想傳達的一個主題就是,希望大家更有慾望。人們對慾望一詞往往印象不佳,但人沒了慾望就產生不了上進心,最近的日本年輕人覺得與其為理想奮鬥,不如干脆不想。可是人若變得無慾無求,能量也變低,自然就會缺乏創造性和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