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宣紙的好壞呢?

青青子衿的雲裳

宣紙的門道很多,中國宣紙藝術大師、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宣紙製作技藝傳承人曹光華先生曾經手把手教我看宣紙,但直到現在,我也不能完全掌握其方法,姑且把曹大師教的方法寫下來,大家一起學習:

1、目測。透光看,傳統生宣的顏色是潔白,發青色,不發灰,不刺眼,呈現一種自然白色。如紙色發暗或白得發亮者,就要考慮不是傳統工藝手工紙了。

傳統宣紙是通過“紙(竹)簾”撈製出來的,紙的表面雖然平整潔白,看不出什麼,其實紙內暗藏有一條條的“竹紋道”,用專業行語來說,叫做“絲路”。如果拿紙迎著光線仰視,就會清楚地看見這些絲路,機制紙沒有這個明顯特徵。

2、手摸、抖紙。摸紙過程中要用手掌的下邊緣和“三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接觸紙面,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緩慢地觸摸紙面,手感之處柔軟如棉,厚薄均勻,不發硬,不粗糙,十分平滑勻潤,才是好的宣紙。

用手把紙提起向左、右兩個方向擺動並聽其發出的響聲,叫做“抖紙”。一般地說,宣紙在抖紙時發出柔和聲,清脆;竹紙發出沙沙聲,書畫紙聲音很微弱,機制紙的聲音則嘩嘩響。

3、沾水墨試驗。用毛筆先沾些水,再沾一些墨,輕輕地在生宣上點一點,看紙上水和墨跡有何變化。如果吸墨速度快,均勻擴散,墨跡邊沿無鋸齒狀者,水墨分離清晰、圓形狀,很透,墨分五色,則為優質品、好的宣紙,否則為不好的宣紙。

書畫紙、皮紙等也有一些潤墨性;竹紙吸墨很快,水墨同時飽,沒有潤墨性,沒有層次感,墨色發灰。

此外,還有纖維分析測定法,要藉助儀器,這裡就不說了。

最近,千年蘭亭號正在連載曹光華先生關於宣紙的系列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閱讀。


千年蘭亭

宣紙從唐朝開始發展,經過了這麼多年以來全國只有安徽涇縣小嶺烏溪一帶姓曹的人家,世世代代手工製造。


直至現今,宣紙在我國已然有著千年的歷史,但目前宣紙市場魚龍混雜,許多“宣紙“已非真正意義上的宣紙了。

宣紙現在的發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分手工造紙,第二類就是機器造紙。

手工宣紙製造成本高,而且價格昂貴,最基本的原料就是檀皮和稻草,而機器紙就是將報紙,平常的書本紙張,牛皮紙和一些包裝用紙,用一些低成本的廢棄用紙然後用草漿混在一起製作而成的,而這一類不算“真正”的宣紙。

要區分宣紙的好壞,首先要知道,凡是沒有含檀皮的都不能叫做宣紙。

一般來說,在製作宣紙的過程中,我們是看不到檀皮的用量的,所以只能通過肉眼、觸摸、繪畫等方式來知道宣紙的好壞。

1.用墨法

用墨時,看宣紙暈染的層次。首先可以用筆把較淡、淡、較濃、濃的四種墨痕描於同一處,觀察紙的受墨效果。

如果是宣紙,它能清晰的顯示筆痕與層次,而其餘的,比如普通的書畫紙,則會在筆痕交疊處顯得模糊。

尤其吸附重、濃的墨汁後,紙張由於纖維度差,會因難以承受而斷裂。


2.看手感

好的宣紙,手感應當是厚實的、綿軟的,且不宜拉斷。因為檀木纖維比較結實,且軟硬適中。

若是你摸起來宣紙很硬,且一拉就易撕裂,那就不是好的宣紙了。


3.看光照

拿起宣紙對著光照,你會發現紙面上密佈著雲朵,雲朵上有一些絲狀物,就是檀皮纖維,還能發現燎草的筋絲。因為業內講,檀皮含量大的宣紙,雲彩花就多。


4.撕裂法


把宣紙和書畫紙分別沿著縱向撕開,宣紙呈現出非常明顯的雙層,揭開的寬度有2-3釐米,而普通書畫紙則是單層,即使有也很不明顯。


不過以上只是針對辨別“真正“意義上的宣紙。若你是初學者,則不需要用那麼好的宣紙,而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定,比如說你要畫山水時,則可以用用不太吸水的,而畫花鳥一般不用太厚的。

由於作品題材的不同,對宣紙的要求也不一樣,有的人喜歡用便宜的宣紙來畫,出很多特殊的效果。

所以熟能生巧,等你用的多了,自然能夠輕易分辨適合自己的宣紙啦!





東家APP

宣紙已成為文房四寶中的中國名片。對於很多書法家或畫家而言,宣紙是必備之物。宣紙的生熟度不同,性能各異。


究其宣紙的最大好處在於,落墨之後,宣紙並不會象其它紙那樣變形。那麼宣紙本身的品質也可以從這些因素加以評價。


看看宣紙上的書畫,不得不說宣紙對書畫家的重要性的成分。為了全面瞭解宣紙的選擇技巧,先看宣紙的歷史。

宣紙是中國傳統的古典書畫用紙,是中國傳統造紙工藝之一。宣紙“始於唐代、產於涇縣“,涇縣古時由宣州管轄。固此,這兒產的書畫用紙稱為"宣紙"。2002年安徽宣城涇縣被國家確定為宣紙原產地域。



宣紙第一大特點:宣紙有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故有“紙壽千年”之譽。宣紙的原材料有且只有青檀樹皮和稻草,楊騰桃汁作為分張劑必不可少。宣紙按加工方法可分為原紙和加工紙。


按紙張洇墨程度分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按原料配比分為棉料、淨皮、特種淨皮三大類。規格按大小有四尺、五尺、六尺、七尺金榜、尺八屏、八尺、丈二、丈六等等;按紙面紋理分有單絲路、雙絲路、羅紋、龜紋等。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9月30日,宣紙傳統制作技藝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其實宣紙本身就是一種書畫用紙而矣。書畫是由筆墨與人的行動一起合作的結果,有些書畫家會對自習慣的筆墨紙進行批量採購。其中的原因在於,書畫這個結果與人的書畫習慣有關,同時與紙墨的特點有關,其外還與你所用的筆有關。習慣了某個組合的文房四寶,可以長期使用。

回到問題的主題,如何選擇宣紙?有了你的筆,有了你的墨,還有你用筆的手法筆法與用墨行筆速度。可能多次嘗試才能選好一個組合,而非單單某種宣紙即矣。


生宣和熟宣是根據紙的吸水性能而定的。生宣就是普通生產的宣紙,沒有經過其他處理。造紙原料青檀韌皮纖維細胞壁上,有大量“皺紋”,因此可以滯留容納一些細小的墨汁微粒。用宣紙書寫繪畫,墨汁會發生洇化現象,使墨色有濃淡變化。讓作品著墨表現出一些特殊的風格。

生宣洇化吸水性強,適用於寫意畫和行草書,不利於書寫小楷與工筆楷書、隸書。


在生宣上刷上一層礬水處理後,紙失去部分洇化和吸水性能,這就是熟宣。熟宣適用於工筆畫及楷書、隸書等。常規下,大部分人習慣於使用半生宣來書寫繪畫。這樣既可以利用到宣紙一定洇潤特點,讓筆畫顯得平滑又不至於太洇讓筆跡都沒有明顯界面。

關於好宣紙"好紙如布,好布如紙“。看著的好卻不一定是用著的好。

********************************************

補充“宣紙的好壞分辨科要方法”

********************************************

宣紙的好與劣,針對不同用途,宣紙好與劣的標準也不一樣。某些紙品適用於繪畫,有些宣紙適應於書法。更有甚者,有人將宣紙作為收藏品來投資,他面臨的用途更不一樣。常規情況下,針對“書畫”使用宣紙,多可以採用“一看二摸三聽四試”的步驟加以鑑別。

一看:拿宣紙對著陽光,紙面上能出現隱約可見的“雲朵”的話算是好紙。這是因為“檀皮料”使用比較豐富的原因,“雲朵”是宣紙潤墨效果的一種表現。墨暈效果更為美觀。

二摸:正如常言“好紙如布”,好宣紙摸起來紙質綿韌,手感潤柔,紙面平整,有布一樣手感。當然這也是好紙的表現。撕拉好紙也不會輕意撕裂,這是宣紙韌性體現。

三聽:拿起一張宣紙,輕輕抖動,聲音沉悶為好,這說時紙品內部用料與工藝很是到位,有較好柔韌性,如果嘩嘩作響,說明這種宣紙內部結構因為用料與工藝不佳,有較多的硬質填充物,這種紙相對易碎,多為差紙。

四試:最重要的辨析紙品好劣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紙墨合作試用。

方法上,分別用筆蘸淡濃不同稠度墨汁來試筆,可謂“墨紙相生”。好紙的潤墨效果:濃墨烏而不澀,淡墨淡而不灰。再用淡墨重筆畫上後,好紙的筆墨層次清晰,積墨筆筆分明,有乾溼濃淡的墨色層次變化。差的宣紙兩次筆痕交疊之處就顯得模糊,層次感低甚至糊成一團,沒有“墨分五色”的層次變化。

其實,要是運氣極佳時,有時好的紙品加上你的好墨、好筆,尤其是你的運筆著墨技巧,說不定還可以看出著墨的立體層次。

總之,最重要的是,真正的宣紙原料與宣紙工藝做出的宣紙,不易變形,易用保存。有些宣紙在常規條件下,可以保存百年以上。假的宣紙就會讓人防不甚防。


創新炎黃

厚薄適當,紙別太重,關鍵還要看每個人的習慣,我就喜歡2公斤到2.4公斤的宣紙,綿料差不多吧。說到實處就是,下筆不要太澀,用色不要上浮就行,其他就個人本事吧。

每個人習慣感受不一樣沒有絕對的好壞,多試試吧。老紅旗到貴到幾千便宜到幾百的都用了,也用了很久的紅星紙後來發現並不適合自己(自己用舒服就好)。感覺現在很多紙越做越厚了咋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