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兩院院士和科學家比較高壽?

一個大文旦


中國的院士,尤其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一個非常高壽的群體。老虎科技不完全統計,現有的790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超過百歲的有四位。

莊巧生,102歲,1916年8月5日出生,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7年8月,莊巧生(右)102歲華誕

楊槱,100歲,2017年10月17日出生,船舶行業首位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2017年10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楊槱先生育人思想及學術成就研討會

文傳源,100歲,1918年6月22日出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國第一架無人機“北京五號”總設計師。

2018年5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慶祝“北京五號”試飛成功60週年暨文傳源百歲壽辰

程開甲,1918年8月3日出生,“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核武器研究開創者之一。

程開甲院士

在世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當中,還沒有年滿百歲者,最年長的是99歲的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彭司勳。這可能與中國工程院成立時間較晚有關。

中國工程院1994年才成立,而中國科學院學部1955年成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先後有1367多人,目前健在的793人。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院士的先後有1070人,目前健在的868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年齡分佈

最近兩三年去世(2016年至2018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滿了一百週歲的大有人在:

劉健康,中國淡水生態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所長,享年100歲。

朱顯謨,土壤學與水土保持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享年102歲。

柯俊,金屬物理、冶金史學科奠基人,北京科技大學教授,享年101歲。

申泮文,化學家,南開大學教授,享年101歲。

任新民,導彈和火箭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享年102歲。

蔡啟瑞,化學家,廈門大學教授,享年103歲。

王世真,中國核醫學奠基人,北京協和醫院教授,享年100歲。

已經去世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利水電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張光鬥滿了一百週歲。他1912年5月1日出生,2013年6月21日去世。

中國最高壽的院士,是魏壽昆和貝時璋,他們都是享年107歲。其中,貝時璋是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1903年10月10日出生,2009年10月29日去世。魏壽昆是中國冶金物理化學學科創始人之一,1907年9月16日出生,2014年6月30日去世。

女院士中高壽者也不少。如錢三強夫人、核物理學家何澤慧2011年去世時97歲。

錢三強與何澤慧

院士群體為何高壽?

一來,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當選院士本身,讓人精神愉悅。而整個社會對院士群體的尊重,也讓院士們的精神愉悅狀態得以“保鮮”。

二來,能夠當選院士者,除了智商高,在各自專業上做出傑出貢獻,情商往往也比較高。不少院士注重鍛鍊身體和合理飲食。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普遍心態比較好。

更重要的是,院士不用退休,很多院士在八九十歲高齡仍然思維活躍,他們越來越享受工作。袁隆平88歲了還在研究海水稻,汪品先82歲下潛到1400餘米水深,我導師的導師(也就是我的師祖)90多歲時還每天去研究所。他們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從而帶來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


老虎科技


題主這個問題好奇怪,而且也不符合邏輯啊。是否高壽跟是不是科學家以及兩院院士沒有必然的直接聯繫。

只不過兩院院士和科學家這個群體比較受人關注,所以才有很多人注意到與他們有關的很多東西,最常見的就是拿他們的收入與明星們相比。

那麼好了,現在題主又關注到他們的壽命了,有些科學家和兩院院士確實得到了很好的照顧,能讓他們關照到自己的健康問題,所以可能會活得久一些,長一些,但是這並不具有群體特徵啊。畢竟還有很多科研人員很早就離世了,甚至是因為過勞死而導致的呢!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辦法從科學上給出什麼可以操作性的解釋,因為人的壽命長短跟職業可能關係不大,關鍵還在於個人。

當然,有了健康的體魄比什麼都重要,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連本錢都沒有,還搞什麼革命啊。

如果題主留心觀察的話,每個群體裡都有一些比較長壽的人,這種現象並非只存在於兩院院士和科學家。

答主邪惡地想一下,難道題主是嫌棄他們活得太久嗎?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無端揣度了哈。


WANG論科普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大部分著名的科學家或者其他高級知識分子都比較高壽?我覺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他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讓他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學問做得好的人的性格普遍比較自律,他們平時的生活肯定非常有規律,就像我們在學校讀書時周圍的一些“學霸”級的人物,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有很強大的自律性。

二是他們都有很高的科學素養,知道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什麼是科學的長壽之道。科學家因為受過長期的科學教育和訓練,其他高級知識分子雖然沒有受過嚴格的科學訓練,但也會有基本的科學素質和理性思維能力,他們很瞭解基本的醫學健康常識,比如飲食均衡、不抽菸、少喝酒、不熬夜、經常運動等,他們也會識別信息的真偽,會聽從正確的建議,不會聽一些保健品廣告的忽悠,更不會追求另類的養生方式。

三是他們享有最好的醫療條件,也瞭解和信任現代醫學。大多數著名科學家和高級知識分子都享受國家和單位提供的優質醫療服務,我們國家的兩院院士是屬於副部級,更是享有“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的待遇。他們會定期到醫院做體檢,許多疾病能夠在早期就發現和得到治療,就算是癌症,只要發現及時,也能有很大的概率能治癒或延長生命。他們生病時會選擇正規的大醫院,接受現代醫學的治療,必要時他們還會冒一定的風險動手術,而不是找江湖郎中、“神醫”,迷信各種偏方。

我國最著名的科學家楊振寧先生今年已經96歲,還經常到處做演講、寫文章,走路不用人攙扶,接受採訪時思維敏捷、問答如流,我們只看到他的長壽和健康,卻不知道他的心臟裡植入了四個支架。1997年,75歲的楊振寧在美國紐約大學石溪分校的家中突然感到一陣胸悶,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心臟的血管有四處堵塞,他接受了心臟搭橋手術,這個手術有一定的風險,他在手術前寫了遺書,還好手術很成功,楊振寧先生到現在依舊健康。假如當初的楊振寧不信任現代醫學、不接受手術,那麼他很可能因為心臟病而過早地離我們而去。

(楊振寧參加芒果臺《我是未來》節目,披露自己動手術的經歷)

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何祚庥院士在2011年動了一次大手術,在腰椎裡夾了兩塊鋼板,釘了9枚釘子,把腰椎固定,他當時已經八十四歲高齡,卻還敢冒風險做這麼大的手術,因為他相信現代醫學,做決定前經過了科學的分析和判斷,他說:

我去找大夫,十個有八個說,何老師,您別做了。保守治療吧。我是採取進取精神,要求做的。為什麼?我有科學分析,第一,我年紀是大了,但身體其他指標還不錯,現在還能做。將來,連做的可能性都沒有了。現在不做,腰椎的問題肯定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壞呀。與其晚做,不如早做。第二,風險究竟有多大?找了一些有經驗的大夫進行風險評估。風險還是有的,主要是年紀太大了。敢做手術也反映了我的科學精神,還有積極進取精神,向前看啊!人生要有追求嘛,身體好,就可以多做一些事嘛!  
我認為,講究科學就是養生之道,有病是要治療的,還要科學地治療。還有,適當的體育鍛煉對健康是有利的。我打太極拳,很標準的楊氏太極拳。從12歲就打太極拳。太極可以健身。
(何祚庥院士在手術後接受採訪)

另外的原因可能還有:科學家一般比較淡泊名利,所以他們一般心態比較平和,自然有助於健康和長壽;他們經常動腦,所以到了老年還思維活躍,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症;他們熱愛自己從事的科學事業,在科學研究中獲得幸福感,對世界的好奇心讓他們進取不息……

我的一位老師曾說:“你看那些著名的科學家大多很長壽,為什麼呢?因為科學研究工作的強度大,經常要各地跑、到處開會,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是做不了科學工作的。”我們常常也會覺得,這些科學家既聰明有長壽,是不是他們的基因比較好呢?我覺得不是這樣的。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們的科學素養高,懂得什麼是科學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瞭解現代醫學的基本常識,信任現代醫學,能夠接受最先進的醫療服務。我們普通人只要做到這幾點,也能像他們一樣長壽。


費曼學習法


這應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這些科學家一心搞研究,專心做學問,不多問窗外名利場上那些勾心鬥腳爭名爭利烏氣八糟的煩心事,不去想社會上那些世俗雜七雜八的操心事,一心撲在做學問上,也就是說,比較靜心,清心寡慾,心靜如水。二是這些科學家因為智商高,再加上收入也高,醫療保證等方面比較優越,比較注意飲食和生活起居,比如飲食搭配,營養全面,規律作息等,有些可能還配有保健醫生,營養廚師等,所以在飲食生活和保健方面比其他群體做的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