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为什么许多成绩优秀的初中生喜欢读中专?

老五62839486

这是个伪问题。

1、1990年代,高中的高考升学率也就是4%左右,这里包括了现在根本没有人会提的电大。那个时代,复读都是少数人做的事。

2、重点中学高考的升学率可以达到一半。但是初中升重点中学,那基本上是普通中学一个班也就1-2个。一个地级市,所有的初中大概是50所左右,一个中学,6个班。整个城市大概3-5所重点中学,其中一半左右名额是重点初中的学生给占居的。

就我知道的数据,中考优秀学生都去重点中学了。另外就是在录取方面,是录取不到高中,才会去录取中专的。

有没有高分的中专呢?有一部分,但还是比重点中学录取分数低。主要是师专,金融中专(能进银行)等有铁饭碗的中专。


令狐迦基

中专,就是中等专科学校的简称,比如卫生学校、税务学校、幼儿师范啊等等。

从学历上看,中专是中等学历,和高中一样,但比高中强的是,中专生毕业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行业技能,可以参加工作;而高中生学习的仍旧是通识教育。

在八九十年代,有很多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了报考中专而不是继续上高中以便将后考大学,这种现象,也是当时的时代才有的。

最主要的,恐怕还是经济原因吧。事实很简单,中专三年后就可以参加工作,而且当时是包分配的,即当时所谓的“铁饭碗”,考上就等于将来有了保障。

更何况,当时家庭多数小孩很多的,所以很多年龄比较靠前的子女报考了中专,为什么呢?可以早点参加工作挣钱,给家里减轻负担,给弟弟妹妹今后求学创造条件。

其次,中专学历当时还是很吃香的,因为可以包分配,单位也都还不错。更何况,当时考中专的分数可是比考高中更高,因为报的人很多,如果不优秀,恐怕还考不上呢!

其三,有一点是值得考量的,那就是:如果考高中,不但需要再读三年书,而且未必保证就一定能考上大学!

当时的大学名额不比扩招后,那时考上大学还是比较难的,因此,与其三年后再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初中毕业时先考中专也是一个选择。

不过,我记得我1992年在我们县中初中毕业时,倒是有个事值得一记。当时,校长把初中毕业班的前十名学生都找去,我当时也在其中。

在一个大会议室,校长给我传达了一个文件,要求我们这些优秀学生报考时不要去考中专,并且说县里已经下文件,这次(包括今后)的中考,如果考上我们县中并且考进前三十名的话,县里将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学金(似乎是每月50元,当时不少了)。

校长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希望我们去考高中,将来去考大学。当时似乎县里也出文件了,每年考上多少大学生也算衡量教育水平的一个指标。因此,校长都鼓励我们这些人尽量考高中,而不是要考中专。这就是我们当时说所谓“截流生”。

可惜的是,但我们班排名靠前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学习委员,最后还是报考了中专(其他班的情况我不清楚)。按她们的水平,三年考上大学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后来,我从同学那得知,这两位女孩子最后在参加工作后,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上了大学(可能不是全日制的那种),据说还有一个上了研究生。这倒是和我一样,殊路同归了。


坑爹史册

以前的中专和现在的中专不是一个概念。早期的高校录取率低,一直到高校扩招前的1998年,录取率才30%多。意味着即使读高中,考大学的机会很少。

那时候考上中专是直接转城镇户口的,算工龄的。以前初中阶段的最优秀的学生一般都选择考中专。这对于农村地区的优秀考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不是现在,优秀学生考上一所示范高中,然后考大学。现在的三校生,即中专、技校和职高,大多数是在初中学习成绩相对靠后,然后才去读的 。

以之前的中师为例,那时候的教育质量是很高的,各地有很多名师,包括特级教师,都是以前的中师出来的,中师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真正懂教育爱教育的高级师资。有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因为初中最优秀的学生选择读师范了。 现在不同,一般最优秀的考生都报考了综合类大学,录取分数最高的是财经类专业。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在各地都不是很高,意味最优秀的学生不选择报考师范生。在师范院校,最优秀的考生不会报考师范类专业,每年最优秀的毕业生不会选择去当老师。

实际上,仅从质量来说,现在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没有过去中师水平高,原因很简单,最优秀的学生选择报考师范生。


大智若

二十多年前,确实有许多成绩优秀的初中生选择读中专。前段时间有一篇爆款文章,大意是当年比许多高中生更优秀的中专生,现在却被时代所抛弃。

从当年的情况来看,中专确实有极大的吸引力。它采用专业教育而非通识教育,学生一毕业就有一技之长,能够迅速适应当时竞争尚不激烈的职场。另外,相比大学生,中专生工龄提前,更早参加工作,尤其适合那些经济不太好、急需孩子出来工作的家庭。而在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子读个中专就够了”的说法几乎也是口头禅之一。

但在大学扩招后,中专生就变得特别尴尬,以至于被时代所淘汰,很多人开始后悔当年的选择。

关于这一点,其他回答者已经说得很多,我想选择另一个角度来回答:人生规划的前瞻性。

说起前瞻性,很多人都会将之挂在嘴边。但不客气地说,大多数人的所谓“前瞻”,仍然以现在的社会现状为判断基准,未来必然落后于时代。

中专生其实就是个典型例子。当年鼓动孩子报读中专的父母(家庭负担实在很重的除外),多半也曾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前瞻性”:你看,孩子早出来工作几年,工作也容易找,吃香着呢,以后不用愁了。可是,他们的判断基于当时社会对中专生的需求,而非未来。

相似的例子太多了,许多人的职业规划、投资规划,貌似极具前瞻性,但十几二十年后却发现,自己已经悄然被时代所淘汰。前段时间有一群收费站员工抗议收费站撤销,认为自己毕业就开始收费,除此之外什么也不会。这看似是技能缺陷,实际上也是前瞻性的失误——他们并非没有前瞻,因为收费站确实是个不错的工作,但他们的判断仍是当时的社会,而不是收费站不再被需要的社会。

我们身处于一个极具变化的时代。它肯定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文明成为社会准则,科技高度进步,生活的便利程度前所未有,但它也是一个最残酷的时代,因为它每一刻都在淘汰一部分人。甚至可以说,凡是机器人可以代替的工作,全都是从业者未来必须要面对的职业大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财会专业一直被视为最吃香的专业,职场有需求,就业渠道多,退休也可以在家里帮人做账。但未来呢?除了最顶尖的那小部分财会人才,大多数从业者都将会被机器人所取代。而且,以这个时代越来越快的滚动式发展,这一天不会太久。换言之,你现在选择财会专业,看似极具前瞻性,甚至想到了退休之后,但却忽视了真正应该前瞻的一点:这个行业被淘汰的时间绝不会晚于你的退休时间。


叶克飞

20多年前,为什么许多成绩优秀的初中生喜欢读中专?这是和当时国家大中专毕业分配政策有一定关系,大学生国家统配,而中专生哪里来还回原藉安排,当时人的思想保守,普遍恋家,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乡,所以城市的孩子只能读中专才有把握回自己的城市上班,而念大学说不准分配在某个偏僻小县城呢,农村的孩子因贫穷上学学费不容易,早点工作早点为家里改善生活,即能早几年拿工资又能有城镇户口,鲤鱼跳龙门,成为人上人,何苦而不为呢?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上大中专国家实行全免费制度,更加促进家庭生活贫困的孩子念中专,减轻家庭负担。


老伙计49547

20多年前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更愿意选择读中专,我认为主要是经济原因和中专生分配制度形成的。

1.经济条件限制。本来当时总体家庭经济情况比现在差,读初中又不是免费的,教师月工资300元左右时,一个初中生一学期就要交学杂费书本费共380元左右,住校生更高。一个家庭还不止一个学生读书,更加重了经济负担。

2.中专生就业分配制度缓解经济压力。中专生毕业就直接由国家分配工作领到工资,待遇也不低。父母就结束对他的抚养了,就缓解了父母的经济压力。还有很多中专生帮着扶养弟弟妹妹的,一家人就这样帮扶着共同发展。

如果是选择初中毕业去考高中,再读大学,家长就要多抚养儿女三、四年。当时大学的招生名额小,升学率很低,考上大学非常不容易,直接意味着对一个孩子增加了投入却没有收入,这对家庭经济的安排来说是巨大的风险!

其实当时的中专生是成绩很好才考得上,知识基础和能力不低于现在本科生呢!


边河静静流1

这个问题普法君当年恰好遇到过,根据自身感受来回答一下吧😄:

1、为了快速跳出农门



普法君1993年初中毕业,基本那代农村娃接下来有三个选择:回家务农、读高中、读中专。

那时候的教育体育下,读中专后是包分配工作的,并且可以转为城市户口,约等于现在考了公务员。因此优秀的学生都想方设法去考中专。

包括我们的老师,也都一天到晚念叨:好好学习,争取考个中专,将来毕业就吃国家粮了,就是城市户口了,难道你们还想种一辈子地啊😄。

当时普法君所在的初中,能有本事考上中专的,也就2、3个人,你知不知道啊,当时同学们见到那几个学霸,不亚于现在见到个明星,感觉人家走路的姿势都特别帅。

包括我,每次见到这几个学生走过,心里就充满羡慕:艾玛,她们马上就是城里人了……



那时候的农村学霸,考中专跳出农门几率比考高中更高,因为考进高中后还要拼刺考大学,考不考得上还要看运气,万一三年下来考不上,学费花了不说,还要回农村种地。

而这三年时间,中专就要毕业了,马上分配工作了。两相权宜取其重,当然大家想办法考中专了。

普法君哥哥当年就是个典型,他初中学习较好,毕业后去读了高中,准备考上大学,结果三年下来后也没考上,只有回家种地。

2、吃“国家粮”诱惑太大

在那个时代,跳出农门等于吃“国家粮”,是农村娃最渴求的事情。



普法君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活,可是深有体会,干了N年农活,都干出心理阴影来了。

尤其是每年割麦子、收玉米棒子,那酸爽……

几亩麦地一望无际,都特么需要人拿着镰刀一刀刀割断,然后一把把捆起来,再拉回家;玉米棒子也是,在一人多高的棒子地里,一个个把苞谷掰下来、用筐子再一个个垮到地头,,身上被麦芒扎的、玉米叶子拉的伤痕呐……说起都是泪。

每年农村粮食丰收之后,农民们都要到镇上交公粮,那时候自己不懂事,就问俺爹,交公粮干嘛用,他们回答简单干脆:给城市人吃的。

当时我心里就想:当城里人真好,可以不用干活就吃饭……

于是,努力当个吃“国家粮”的城里人,成了我们那代农村娃的梦想。

3、中专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现在回头想想,中专确实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产物,学习好点的学生,组织起来学习某种技能,然后将这些力量补充到城乡一线基层,享受城镇居民待遇,仅此而已。

时光荏苒,现在回头看看,考上中专的不一定大富大贵,有些还在工作不久就被买点工龄下岗。没考上中专的同学,很多别墅豪车都有,大家再次聚会聊起此事时,多数也是相视一笑。

今天翻悟空问答,突然看到中专题材,就勾起了对年少时期的一些回忆,罗里吧嗦半天,大家勿见怪……


普了次法

不是这些成绩优秀的初中生喜欢上中专,而是那个时代农村孩子的悲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许多成绩优秀的农村初中生读了中专。

这批中专学生包括四个领域:工商财粮、农林水利、医护、师范。这是大概65至75年这10年间出生,成绩优异孩子的悲哀。


毕业之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每月领一份稳定的薪水,还能转为居民户口,这两个条件,对当时农村青少年及其家长,所产生的诱惑是无法抗拒的。


因此,当中专改为在初中毕业生中招生后,很多中学必须是成绩优秀者才有资格报考中专。

报考中师类的学生,除了体检还必须通过体音美面试,才有资格入学。


在这样一种报考氛围中,中专生大部分都是各所初中的学霸,而不像现在中专生都是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学渣。


如果他们有机会上高中,他们仍将是高中的学霸。如果参加高考,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会上一本,而且很多会上重点大学。


但是,他们却因家庭困难等原因不得不上了中专。因为如果没有考上,大部分父母不会让他们读高中,那年代外出还没有工可打,只能回家种田,女孩过几年后嫁人。


所以免学费,甚至发伙食费的中专是最佳选择,既能减轻家庭负担,又能“跳出农门”,实现离开乡村这一朴素的愿望。


他们毕业分配都去了最基层的单位。农林水利、工商财粮、医护类专业的学生,大都去了乡镇政府各部门做农村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工作。


最糟糕的是中师生。其他类至少还是在乡镇所在地工作。师范类却有半数被分配到了各个偏僻的村小学。有的离乡镇所在地有二十几里路,而且当年大多村只有勉强能骑自行车的小土路,还有的村只有石板阶梯路,甚至不通电。


没处买菜,必须每周肩扛手提带上一周的米和菜,晚上一个人孤独地住在学校里,男生还好些,女生天天晚上提心吊胆不敢踏实睡。


在农村,他们的业余生活枯燥至极,能做的唯有读书、写字。因此大部分的中师生把工作之余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读书写作、自考和练字上。他们在用另一种方式,证明自己的优秀。


他们是中国乡村基础教育的基石,他们为中国的乡村教育,做出了自己的出色贡献。而他们自己一辈子,却只能扎根乡村。


工商财粮、农林水利专业的毕业生,走的是另两条道路。在乡镇政府各单位部门工作的毕业生,因为单位人少,一般财政所、税务所都只有几个员工,只要努力工作,他们不要几年,很快会当上所长,然后副乡才,副书记,乡长,市局局长一路走下去。


而另一部分被分配到地方国有企业的毕业生,许多人的人生境遇则惨不忍睹。在刚刚分配到企业的时候,他们可能还高兴了一阵子。


作为地方国有企业,一般离城镇不远。相对于分配至乡下的同学,要好了许多。


可是,很不幸,他们在工作不久,就面临地方国有企业改制。很多工商财粮类中专毕业生,到企业没多久,就被买断工龄,不得不下岗失业。


这批人除了个别自己创业致富,更多的是替人打工,挣辛苦钱养家糊口。


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去读高中,考上一个一般的大学。到九十年代末,我们的工资从八十二元再三调整到接近千元时,他回家乡,大家才得知,他是深圳某区联通负责人,月薪十万。他再三感慨:真是因祸得福啊!


我同班有两个同学,一个男生家境还不错,父母让他上高中,没考上大学,现在也每年赚大几百万。一个女生,执意只报中师,连着两年差一两分。如果报其它中专或高中都上了。


后来她到邮政部门当了合同工,工资也比我高,还可以五十周退休。而我这个学霸,因为上了中师,生活只比还在当农民的少数几个初中同学好点。


一个中专报考,让他们的人生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早早地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押上了自己一辈子。


他们的天赋如此优秀,却不得不生活在最底层。尽管对基层来说,因为有了这批有才华的人来夯实,应该感到幸运。


有书

我是三十三年前初中毕业,以全县第七名的成绩进入师范学校,今年是毕业三十周年,刚进行毕业三十周年聚会。中专(主要有农校、林校、卫校、粮校、商校、气象、银行学校等等,几乎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中专学校,中专又分区内和区外小中专两种)和师范在90年代是包分配的,在那个年代,城镇户口的如果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或中专(高中毕业录取的叫大中专,初中录取去的叫小中专),还可以通过招工、招干、聘干等途径进入企事业单位上班,而农村户口的孩子就只有在家种地或外出打工(打工潮流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普遍出现),在那个年代刻苦努力读书的大部分是农村的孩子,读书的目的也主要是跳出“农门”,而且那时读师范不但免费,国家还每月补助生活费。我记得我三年师范总共只花了不到1000元钱。所以,在八十年代每个县市最优秀的学子基本都是初中毕业就去了中专或师范学校,在第一轮竞争中败北的去上高中,再上大学。在后来的工作中,事实证明小中专或师范学校毕业的比那些大专(主要是各地的医专和师专毕业)毕业的人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工作能力绝大部分要高很多。我班上就有几个同学师范毕业后(师范不开设外语课)靠自学先取得自考大专文凭,再考研究生。几个现都在985排名靠前的高校做教授。


正之声

这是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的。

简单的说,就是读了中专可以马上分配工作,而读了高中的人还得考大学,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从当时的经济条件、人们的长远认知以及社会状况来看,一般成绩好的会选择读中专,然后分配工作,拿到“铁饭碗”,就衣食无忧了。而读高中考大学既花钱又花时间,而且还不知道大学毕业了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所以就导致了这样的一种现象。


现在很多农村乡镇中学甚至是小学的教室基本上都是那个时候成绩比较好的那一批人。那时候很多县城都有师范中专,初中毕业成绩比较好的才有资格去读,读完了就被分配到各个镇上担任老师,享受着“铁饭碗”。

而那些成绩平平家里面又稍微有点钱的学生,只好继续读高中考大学,看大学毕业后是否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然而事实上那一批中专毕业的几乎现在仍旧在镇上教书,很难有较大的突破了。而那群当年成绩不算太好的被中专刷下去不得已考高中考大学的学生,现在的社会地位社会职位都明显比读中专的那群人高很多。

我曾经问我的老师:“你们有没有感到过气愤?”

“这有什么好气愤的”,他说,“这都是命运的安排,我们谁都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

对啊,这都是命运的安排,时代的安排。

好在我们都热爱生活并且努力地让生活变得更好,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