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是不停的給孩子報興趣班嗎?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是不停的給孩子報興趣班嗎?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是不停的給孩子報興趣班嗎?


所謂的專家常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教育機構的鼓吹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家長之間互相攀比,誰家孩子報了什麼興趣班,花了多少錢......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是不停的給孩子報興趣班嗎?

然後家長就開始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興趣班,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不管孩子有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反正就是花錢報,還美其名曰不是是怎麼知道呢?於是乎,每到週末,孩子就跟趕集是的,那日程安排得堪比國家總統出國訪問。從早忙到晚,父母派一人專門接送,只用於吃飯嘛,趕腳的時間就在路上吃點吧,學習最重要了。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是不停的給孩子報興趣班嗎?

至於有幾個能學有所長,能出點成績呢?能出成績的很少,考證的挺多,現在各種社會上的考級也就應運而生。比如學個作文班,參加個作文組織競賽,那個一等獎二等獎的,只要參加了最次也是鼓勵獎,反正都能獲獎。爸媽心裡也開心啊,你看我孩子獲獎了,進步了,有資本了,逢人就說,我孩子競賽獲獎了。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是不停的給孩子報興趣班嗎?

至於真正堅持下去的少之又少,今年學書法,明年學舞蹈、後年學鋼琴.....換著花樣的學,這個學到一半不去了,why?孩子審美疲勞了,就不想去,沒有新鮮勁了。覺得輪滑挺好玩的,換輪滑了,結果後來就是猴子掰玉米。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是不停的給孩子報興趣班嗎?

為什麼孩子不能堅持呢?其實不是孩子不能堅持,而是家長不能堅持,很多家長本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或者是孩子喜歡就報了。你帶孩子去聽試聽課,第一次去上課,孩子感到很新鮮,加上第一次去老師都會把教學氛圍搞得很和諧,對於沒有理性判斷的孩子,只要舒心了就要報名,孩子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那接下來家長就聽取孩子的意見,然後就是買單報課。沒去幾次發現孩子沒那麼積極了,有時甚至開始抵制去上興趣課,或者頂不住家長的壓力去了也就是混日子,把這幾次課混完了就結束了嘛。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是不停的給孩子報興趣班嗎?

所以土豆老師建議家長們報學習班不要攀比,給自己孩子選擇合適的興趣就可以,2-3個就可以了,不需要報太多,關鍵在於堅持,這個堅持關鍵在於家長,如果家長都不知道堅持,你怎麼會贏得孩子的堅持,如果郎朗當初沒有他父母的堅持,他這輩子也不會成為鋼琴家,家長的堅持最終會贏得孩子感恩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