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是寒食,告訴你“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來歷

清明節即將到來,熟悉傳統節日,或對傳統節日熟悉的人都知道,清明前一兩日就是寒食節。據說因為這兩個節日的日期太相近,後世的清明節實際上已經包含了寒食和清明兩個節日,還有觀點是清明節來自於並融合寒食節習俗。那麼,我們今天就說說“寒食節”,人們常說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竟然就是這個節日的習俗,來了解一下。

清明節前是寒食,告訴你“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來歷

文章相關配圖

中華民族走向文明社會,源自於刀耕火種的勞作方式。打磨石刀及鑽木取火也是文明社會的標誌。寒食節在漢代被稱為“禁菸節”,而關於寒食節的來歷,說法不一。拋去歷史人物事蹟傳說的說法,這個寒食節應該還是從人類的取火方式不同而來,那麼為何會有這個節日呢?

清明節前是寒食,告訴你“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來歷

燧人氏文化·網絡供圖

取火的不同方式,也就是取火時使用的木材,所謂“燧人氏鑽木取火”,這個氏族之所以稱為“燧人氏”,原因就是他們發明了“鑽木取火”,而第一次使用的木材是“燧木”。但根據春夏秋冬時令以及地域的不同,木材的選取肯定是一樣的,比如北方的樺木、杉木,南方的柳木等。同時在古代,火種的保留也是一個難題,所以就有了“改火”、“換火”的操作。

清明節前是寒食,告訴你“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來歷

鑽木取火·網絡供圖

據說在古代,寒食節就是指這幾天要食用冷食,為何食用冷食,因為不允許生火;為何不允許生火,因為要換火、改火。改火也稱“請新火”,首先講究要把上一年歲的舊火熄卻,這叫“禁火”;而後全國都不許生火,所有人都是食冷食;待到選取合適木材,取出新火後,作為人們新一年的生產生活的起點。這樣的話,改火、換火的儀式算是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傳遞火種。

清明節前是寒食,告訴你“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來歷

網絡供圖

漢代時規定,寒食節期間是不允許所有人生火的,只有等到新火換取後,當天傍晚先在宮中點燃火燭,然後傳遞到三公九卿之家,接著按照等級一層層傳遞,最後第二天才能傳到百姓家裡。於是就留下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說法,其實這句話就是對於寒食節習俗的描述,後世卻引申為“對社會不公平現象”及“官員為所欲為”的概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