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钟神秀——《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文/大江


造化钟神秀——《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读《苏东坡传》卷一童年与青年,你能感受到诞生一个精灵级的人物,真的是需要聚天地之灵气,积山川之精神,倾几代之心血。

苏东坡能成为苏东坡,必须庆幸出生在大宋朝仁宗年间。宋仁宗是北宋最好的皇帝,重视文化,宽政薄赋,国家富庶太平。一个人的童年在这样的社会里度过是非常幸运的,不必惶惶不可终日,可以悠闲自在的玩耍学习。上上下下欣赏文化的社会风气,为他的成名提供了很难得的养分。

造化钟神秀——《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苏东坡能扬名天下,还得庆幸他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在位期间做了官,这为他的政治表演搭建了一座宽大的舞台。

苏东坡能成为名人也与眉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眉山是山,有山的厚重;眉山临江,有水的灵动。这里的景色优美,这里的民风淳朴,这里的人们不仅不用为饥饿奔波,更有甚为浓厚的重视文化的传统。

造化钟神秀——《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苏东坡能成为人间少有的精灵,更与他家的家风、各位亲人的人品密不可分。

苏东坡的爷爷善良,洒脱,侠义,正直,宽厚,豪爽,不拘小节,所以家教比较宽松,家风相对开明。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更是既有秉赋,又有思想,还有拼劲。尽管《三字经》里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不一定准确,但至少苏洵的这种为了理想全力以赴的精神不能说对苏东坡没有影响。他的坚持己见,他的嫉恶如仇,他的不易与人相处,应该说都传给了苏东坡。

造化钟神秀——《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苏东坡的外祖母程家,也是诗书世家。苏母自然也是知书达礼。她对苏东坡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的。

书中写有一次苏母给两个儿子教读《范滂传》,写到在建宁二年,汉灵帝刘宏又大肆捕杀“党人”。范滂不愿连累别人,去县衙投案自首。知县让他赶紧去逃命。范滂说:“我死了就能终结祸患了,怎么能让您受牵连,又让老母流离失所呢?”

范母来和范滂诀别。范滂希望母亲在他人的赡养下好好活着,忘掉不能忍受的分别之痛。范母说:“你现在能够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已经有了好名声,又还想要长寿,能够兼得吗?”

小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母亲,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造化钟神秀——《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当我看到这里时,心中对苏母油然而生非常高的敬意。孟轲的母亲是伟大的,她能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家庭教育和环境熏陶的重大作用,为了让儿子成才,一次次搬家,真是劳心费神。但她是为自家,最多可以说是有智慧。而苏母却是为真理!能这样深明大义的女子现在也真是不多!一个人从小能受到这样的母亲的教导,该是多大的福气哪!

可以说苏东坡能成为苏东坡,与这位伟大的母亲有很大的关系。苏母对苏东坡的恩德,绝不仅仅在于生养了他的身体,更在于为他的成长发展提供了肥力持久的土壤。

娶回一位贤德的妻子,是自己的幸福,更是家族的大幸!

当然,苏东坡的成名,更离不开自己的刻苦努力。聪慧如他,仍然对经史典籍,口自诵之,手自录之。今天有些读书人,天赋与东坡差十万八千里,努力相差岂止是十万八千里,结果就毫无悬念了。

造化钟神秀——《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成长是自己的事,但成才,以至成为一位几百年一出的奇才,那就不只是自己的努力了,恐怕必须“造化钟神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