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分别为两国效力,敌国将儿子做成肉羹,父忍痛喝完后灭掉敌国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况人乎?其实,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之中,父亲杀掉儿子的记录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说汉武帝晚年就逼死了自己的太子刘据,新朝开国皇帝王莽则连续逼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唐玄宗李隆基也有杀掉三个儿子的记录。毕竟是“皇权之前无父子”,像这样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再反过来说,历史上也还有很多儿子为了王位逼杀父亲(楚穆王逼杀楚成王,隋炀帝杨广弑杀隋文帝杨坚等等)的呢!不管怎么说,有一个观点应该是大家都一致认可的,那就是一个再狠心的父亲也不至于会吃下儿子的肉吧?

父子分别为两国效力,敌国将儿子做成肉羹,父忍痛喝完后灭掉敌国

杀掉三个儿子的唐玄宗

你还别说,历史上还真的有两个父亲吃儿子肉的例子,但毕竟都是非人所愿,迫不得已而为之。其中一例,就是被称为“圣人”的周文王被商纣王囚在羑里(yǒu lǐ) 时,商纣王为了考验他到底是不是圣人(因为圣人是不会食子的),就把他的儿子伯邑考做成肉羹送给他吃。周文王虽然算到了儿子难逃这一劫,但最后忍痛还是吃下了肉羹,商纣王因此认为他也不过如此,就把他给放了。周文王回去以后,发誓一定了灭了商朝为儿子报仇,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好在他的儿子周武王最终帮他完成了心愿。

父子分别为两国效力,敌国将儿子做成肉羹,父忍痛喝完后灭掉敌国

伯邑考之墓

还有一例,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任命乐羊为将率领五万精兵讨伐中山国,但此时乐羊的儿子乐舒是中山国的将领,这下就尴尬了:父子两人分别效力于两个国家,而且这两个国家互为敌国!由于中山国远离魏国(中间还隔着赵国),乐羊属于是远征,而且敌强而己弱,结果连续打了三年都没有打下来,不由得引起了魏国上下的怀疑,有人甚至诽谤说乐羊通敌。

父子分别为两国效力,敌国将儿子做成肉羹,父忍痛喝完后灭掉敌国

乐羊为国

乐羊为了证明自己,不得不加紧了对中山国的进攻,中山国君把他的儿子乐舒绑在城楼上以作威胁,但是乐羊顾不了这么多,继续猛烈进攻中山国。最后愤怒的中山国君将乐舒杀死并烹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吃,目的就是为了摧毁乐羊的心智,让他没有精力进攻。没想到的是乐羊为了证明自己对魏国的忠心和攻灭中山的决心,愤怒地一口气把肉羹喝完,然后对中山国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不出所料,乐羊的军队很快就一举攻灭了中山国,也算是为自己的儿子报了仇!

父子分别为两国效力,敌国将儿子做成肉羹,父忍痛喝完后灭掉敌国

乐羊怒喝中山羹

魏文侯听说此事后深受感动,他大加赞赏地对左右说:“乐羊为了寡人的国家,竟然吃了亲生儿子的肉,其忠心可嘉啊!”旁边他的谋士睹师赞却说:“其子尚食,其谁不食?”意思就是说乐羊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吃,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啊?这种人留在身边恐怕以后会对国家不利。魏文侯听了以后觉得很有道理,难免会有些怀疑乐羊起来。等到乐羊凯旋回师魏国以后,魏文侯虽然大大奖励了他的功劳,封他为灵寿君,但是从此不再重用他(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父子分别为两国效力,敌国将儿子做成肉羹,父忍痛喝完后灭掉敌国

魏文侯和睹师赞

后世很多人都评价乐羊弄巧成拙,本来吃掉肉羹是为了对国君表示忠心,结果没想到反而让国君对其有所怀疑。其实不管结果如何,乐羊的所作所为都是很多人接受不了的,自己的儿子被杀也就罢了,怎么还能忍心喝下其做成的肉羹呢?魏文侯决定永不录用乐羊也是这个原因,最终被封杀的乐羊在其封地灵寿抑郁而终,不得不算是一个悲剧中的悲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