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经济学”

论今年的开年大戏,由杨幂、赵又廷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当之无愧,浙江卫视、东方卫视、优酷视频、腾讯视频等八大平台同步热播,开播两天网络播放量就已经突破10亿,截至最新的39集,总播放量已经超过57亿次。平均每集播放量为2.71亿次,要知道中国的总人口也才14亿,平均每六个人,就有一个人看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独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经济学”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个什么剧?

从该剧简介看,讲述的是青丘帝姬白浅和九重天太子夜华的三生爱恨,三世纠葛的故事。三生爱恨,三世纠葛,妥妥的玄幻....爱情剧。

但是!今天要说的是,这部剧其实告诉了我们很多经济学的原理!

经济学观点之“需求和供给匹配”

市场交易的达成在这样的时刻发生,即我需求的你可以给我,我给你的你正好需求,交易的发生让双方都有获得,是一种共赢选择,而不是零和博弈。

就像对于白浅和夜华的三生三世的感情一样,在第一世的时候,司音把夜华的灵魂唤醒,在这一世里,地位和实力是没法相比的。而在第二世里,夜华是天族,白浅则化身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素素,这也导致了后面的惨剧的发生。而第三世中,夜华和白浅同为上神,历经三生三世终于修的正果,当然,这样并不是说一定要门当户对,而是说这样的选择,可能更容易带来好的结果。

经济学观点之“帕累托改进”

在双方中,至少有一个人变好,同时另外的人并没有受损。

我们再以演技爆表刷新眼球的杨幂大大的白浅和“国民姑父”赵又廷的夜华来说。第一世里,白浅还是女扮男装的司音,夜华在沉睡中被她叫醒,但是结局却是墨渊死了,司音用心头血养着他的尸体,可以说是“不如人意”。

第二世里,司音经历天劫,成了凡人素素并且失忆了,遇到了夜华,被夜华带到了天上了,但是却被人陷害,自己也无力抵抗,最终导致被剜眼,跳下诛仙台,夜华也随之跳下,“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悲情依在。

经济学观点之“机会成本”

决定在某棵树上吊死,意味着你要放弃整个森林(开玩笑哈)。

毕方作为修为最高的神兽,其身世不可谓不好,本可以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但是因为对白浅深深的爱慕,甘愿成7为白浅四哥白真的坐骑,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一直将爱埋藏在心底的毕方终于有天鼓起了勇气表白,白浅却已与夜华定亲,“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毕方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在这段时间内去选择做其他事情的机会。

独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观点之“放弃沉没成本”

某君路边买了一瓶饮料,实在是难喝,但是还有一半,怎么办?扔了,钱是沉没成本,并不是现在决策的基础。

这里我们就要说说离境老兄,当年离境在昆仑墟移情玄女,背弃司音已经是大错特错。后来囿于面子与玄女成亲,企图以此刺激司音来抢亲,又是错上加错;再到墨渊仙逝后,他出于先前的事情产生的嫉妒,不肯交出玉魄,导致司音必须以心头血来为墨渊疗伤,这就是陷入了一种怪圈,此恨绵绵无绝期,恨上加恨,终误一生。

而在经济学中,过去的就是过去的事情,是沉没成本,而不是现在决策的基础。因此,既然感情已经不可挽回,不如放弃,大家坦然相见,淡然处之。

经济学观点之“信息不对称”

每个人拥有的信息量都不同。

这个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蛮多发生的,比如一男喜欢一女,男不表露心迹,女觉得他蛮好,但是在等着男的主动,这就是没有在恰当的时机、充分的交换信息所导致的,当然这是一个反例,但是我们的“情话小王子”夜华却生动的上演了一个正面教材。

在第二世的时候,夜华喜欢上了凡人素素,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直没有机会去进一步的接近,这时候夜华就充分运用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优势,他假装受伤,但素素却以为他真受伤,水到渠成的成功博取到素素的同情心,与素素产生了二世情缘。

爱情剧毕竟不是现实,现实一定有着自己的规律。这就那句常说的:

我诉与不诉,

爱情都是这样,

不悲不喜。

我说与不说,

经济规律总是那么,

若隐若现。

你踩与不踩,

经济的空间依旧,

人来人往……

文章源自签约作者,不代表众投邦观点,仅供交流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