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马上、枕上、厕上的欧阳修,你会有什么启发?

欧阳修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写作心得: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他一生读了许多古圣先贤的名篇,其中对唐朝散文大家韩愈的文章尤为推崇。据说在他尚未成名时,有一次,他被废书箱里韩愈的遗稿吸引住,从此废寝忘食,刻苦勤勉,并且发誓要赶上韩愈。


看马上、枕上、厕上的欧阳修,你会有什么启发?

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欧阳修不但习得了韩愈的优点,并且通过白己的认真创作与提倡,让唐以来的古文运动得以在宋代开花结果,建立平易流畅,切中实用的文章风格。

当年,他贬至安徽滁州担任大守时,曾写了《醉翁亭记》。在初稿的首段,他用了好几十个字写滁县四面的山景。但是,经过多次推敲, 最后以“环滁皆山也”廖廖五个字来概括。有人好奇地问他,哪来那么多时间思考?欧阳修说:”吾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这就是利用马上、枕上和厕上的时间啊。“


看马上、枕上、厕上的欧阳修,你会有什么启发?

晚年时的欧阳修,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文人了。但他仍然常为了推敲字句而冥思苦想。夫人劝他:“你的文章已扬名天下, 难道还怕先生骂吗?”欧阳修捻着胡子大笑道:“ 不是的,我倒不怕先生辱骂,而是怕被后生耻笑啊!”

看马上、枕上、厕上的欧阳修,你会有什么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