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人的“忙”说到古人的“吾日三省吾身”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每天好象没做啥事,一天就到头了。于是有人感慨:时间太短,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至于说要学古人般“一日三省吾身”,我们的第一反应大概便是:太忙,没时间。忙工作,忙生活,忙挣钱,忙看手机,即使手机没电也要忙着去找充电器,哪怕无事闲坐,也要忙着东想西想,总之,要操心的事多着呢,哪有空自省?

从今人的“忙”说到古人的“吾日三省吾身”

就是在这样的忙碌中,我们变得越来越庸碌,越来越庸俗。但可悲的是,因不自省,我们并不自知,反变得更自傲,更是鼻孔朝天走路,对谁都看不顺眼,对许多事都不满意。追根溯源,我以为可能即是“一日三省吾身”修身法失传的结果。

一位我所尊敬的老师讲,常人是看不到自身缺点的,一个能向内看自身不足不断改正的人,其实就是圣人。

从今人的“忙”说到古人的“吾日三省吾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儒者追求的目标,他们所推崇的是“内圣外王”,所以“一日三省吾身”即是他们“超凡入圣”的主要修身法。

从今人的“忙”说到古人的“吾日三省吾身”

比如宋朝有个赵概,在书房里放三个盒子,一个放黑豆,一个放黄豆,一个是空的,他用投豆的办法来自省。他每晚睡觉前,便打开这三个盒子,回想自己一天的言行,如果做到了就取一粒黄豆投进空盒;如果做不到就取一粒黑豆投进空盒。开始时黑豆往往比黄豆多,后来黄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他的修养也就越来越高了。

从今人的“忙”说到古人的“吾日三省吾身”

孔子的学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用大白话翻译是——曾子说:“我每天以三件事情来反省自己的言行:替人谋事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所教我的,都好好学习并在生活中实践了吗?”

从今人的“忙”说到古人的“吾日三省吾身”

所以,凡人与圣人之间,只有这三件事的距离,那么,对照这三件事,你做到了几件?你与圣人的差距有多大呢?

从今人的“忙”说到古人的“吾日三省吾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