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網約車平臺應將有騷擾等行為司機列黑名單

中消協指出,安全權是消費者的首項權利,保障消費者安全是經營者的法定義務。

5月2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在京召開促進網約車安全消費座談會,要求強化信息保護,保障消費者安全不能以犧牲個人信息安全為代價,不應以保障安全為名加重消費者負擔和責任。中消協要求網約車平臺經營者依法承擔保護消費者權益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強化投訴處理,對有騷擾、暴力行為的司機納入黑名單,採取零容忍。

中消協:網約車平臺應將有騷擾等行為司機列黑名單

中消協指出,安全權是消費者的首項權利,保障消費者安全是經營者的法定義務。中消協要求網約車平臺經營者要切實落實法定義務,依法承擔保護消費者權益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一是強化入網審核。要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車輛、司機的審核把關。為保障公眾安全,對於各種業態的網絡預約車輛服務,應當對司機的駕駛經歷、交通責任事故、暴力犯罪記錄等情況採取標準一致的審核要求,進行嚴格核查,嚴把人員准入關,防範安全風險。

二是強化安全管理。要切實加強對司機的法律培訓和安全教育,規範服務行為,提高服務水平;要切實杜絕“馬甲車”,保證車輛和司機的預約與實際一致;要切實履行注意義務,停止不符合要求的順風車、合乘車服務,杜絕非法運營;要切實強化監督檢查,增強司機遵紀守法、安全運營意識;要切實弘揚職業道德,鼓勵司機承擔社會責任,保障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

三是強化合同警示。要公平制定、提供格式條款,依法確定平臺、司機、消費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以顯著方式提示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係的內容,特別是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後服務、民事責任等,不得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

四是強化信息保護。要依法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嚴格控制收集範圍,嚴格履行保密義務,嚴格防範信息洩露,不得通過評價、分享等方式洩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費者個人信息。發生或可能發生信息洩露、丟失的,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技術手段多種多樣,保障消費者安全不能以犧牲個人信息安全為代價,不應以保障安全為名加重消費者負擔和責任。

五是強化投訴處理。要高度重視消費者投訴,嚴格篩查司機被訴情況,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對有騷擾、暴力行為的司機要納入黑名單,採取零容忍,防止後續服務危害公眾安全;對損害消費者財物行為,要制定賠償和懲戒措施,防止類似行為再度發生;對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行為,要堅決制止和糾正,立即採取補救措施;對多次被訴的司機,要區分情況加強信用懲戒,限制接單數量,實施有效管理。

結合正在制定的《電子商務法》,中消協呼籲立法機關:進一步明確、細化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的相關規定,強化對消費者的保護,防止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逃避自身應盡義務和責任,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此外,中消協建議政府及有關部門:一是進一步完善對各類網絡預約車輛服務的規範管理,對涉及消費者安全的重點問題做出更加明確的統一規定,並抓好具體落實;二是強化對網約車行業的標準制定、數據監控、服務監督、風險管控,更好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安全權益。

中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接受網約車服務時要關注人身、財產和個人信息安全,注意核對線上預約和線下實乘車輛、司機的一致性,注意保存相關證據,遇到問題及時投訴、舉報,共同加強社會監督,促進網約車服務更加安全、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