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吳昌碩學石鼓文:8張圖快速入門,教會你大篆點畫和部首寫法

篆書是漢字字體之一,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在漢代已有記載,許慎 《說文解字》雲:“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七《轂水》:“大篆出於周宣之時,史籀創著。平王東遷,文字乖錯,秦之李斯、胡毋敬省改籀書,謂之‘小篆’,故有大篆、小篆焉。”

大篆的筆法豐富多樣,線形變化多端,提按明顯,字形體態極盡自然變化,沒有較強的規則,呈現活潑自然的天性;小篆則用筆法度嚴謹,線形基本上為提按不大、粗細統一的圓線,圓起圓收。在筆畫方面只有橫、豎、弧,而無撇、捺。結構上確立了一種長方形的規範模式,講究對稱分佈。

《石鼓文》上接兩週金文,下啟秦代小篆,可謂大小篆的分水嶺。歷代寫大篆者多從《石鼓文》開始練習,其中清代的吳昌碩是寫石鼓文的大家。

下面將大篆《石鼓文》的基本點畫和部首寫法,以圖示的方式分享如下,供初學們掌握以後快速入門:

跟隨吳昌碩學石鼓文:8張圖快速入門,教會你大篆點畫和部首寫法

跟隨吳昌碩學石鼓文:8張圖快速入門,教會你大篆點畫和部首寫法

跟隨吳昌碩學石鼓文:8張圖快速入門,教會你大篆點畫和部首寫法

跟隨吳昌碩學石鼓文:8張圖快速入門,教會你大篆點畫和部首寫法

跟隨吳昌碩學石鼓文:8張圖快速入門,教會你大篆點畫和部首寫法

跟隨吳昌碩學石鼓文:8張圖快速入門,教會你大篆點畫和部首寫法

跟隨吳昌碩學石鼓文:8張圖快速入門,教會你大篆點畫和部首寫法

跟隨吳昌碩學石鼓文:8張圖快速入門,教會你大篆點畫和部首寫法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