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得懂繁體字卻不會寫

大多數人只認識繁體字而不會寫,這其實很完美的一種狀態。

語言文字的首要任務是溝通交流,簡體字顯然比繁體字更好承擔這個任務。

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得懂繁體字卻不會寫

反對者要說了:漢字不但是工具,更是藝術!

在此必須插一句,我們是提倡和推廣簡體字,並不禁止更不消滅繁體字。繁體字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簡單一個————咱們每年都要貼春聯。請問誰家的春聯是用簡體字寫的?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距離感正是藝術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因為我們大多數只認識卻不會寫繁體字,所以繁體字顯得更有魅力。

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得懂繁體字卻不會寫

那麼,寫簡體字會不會讓人文化水平變低?寫繁體字會不會讓人變得有文化?

不會!

誠然,港臺有很多文化巨匠,但這是因為寫繁體字?說白了,這是在吃老本,這是歷史給港臺地區的紅利。查一查這些文化大家的簡歷,有多少是港臺土生土長的?

看如今的新一代,兩岸三地的文化孰強孰弱?

一個例子:外國電影在大陸、臺灣的不同譯名: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這個殺手不太冷》————《終極追殺令》;

《碟中諜》————《不可能的任務》

到底哪邊有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