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2》三大賽道一戰到底,全新賽制誰能帶領正流行?

“《明日之子》第二季新賽制:三大賽道‘一戰到底’??”

這條來自微博知名音樂博主、“爆料帝”@燈燈HOHO的微博,一經發出便引起全網熱議。消息稱,《明日之子》第二季將採取三大賽道“一戰到底”的賽制,每個選手的賽道身份都將貫穿節目始終,這一賽制的改變將直接點燃李宇春、吳青峰、華晨宇三位星推官間的爭戰焰火,選手間除了爭取個人出道的機會以外,身上也揹負著所屬賽道和星推官的榮譽。

《明日之子2》三大賽道一戰到底,全新賽制誰能帶領正流行?

整體來看,第一季的賽制中:“三大賽道”作為入口,能讓選手充分展現自身特色; “九大廠牌”作為出口,能夠極致地打造選手個人廠牌,但兩者之間的關聯稍弱。

此次重新回到大眾視野的《明日之子》第二季,一邊給了自己“帶領、衝撞、正流行”的關鍵詞,一邊又大刀闊斧得進行星推官換血、賽制革新。如此進階性的新玩法,最直接的反饋就是賽道間、導師間、選手間的“摩擦”升級。

賽道變革:星推官間“親暱”與“廝殺”共存

據此前《明日之子》節目組官方公佈的資料顯示,第二季的三大賽道星推官進行了部分換血,本季陣容是李宇春、吳青峰、華晨宇。

從陣容上來看,第二季的《明日之子》在“星推官”這一重要職責的架構上,顯然較上一季更加立體化也更為合理。無論是李宇春、吳青峰還是華晨宇,憑藉對音樂的獨到見解和新銳角度,以及在音樂性上的不斷突破與創新,三人早已成為華語樂壇不可缺少的領軍人物。

雖然官方並沒有公佈每個賽道具體由哪位星推官主理,但從個人特色以及微博上網友的呼聲均能窺知一二。

首先是李宇春,早期通過層層拼搏與努力脫穎而出的她,憑藉對美的顛覆和獨特見解,以及對音樂的始終如一,13年來一直以時尚ICON的形象走在市場前列,衝撞著傳統的價值觀,這次如果擔任“盛世美顏”賽道的星推官,也實屬意料之內情理之中。

《明日之子2》三大賽道一戰到底,全新賽制誰能帶領正流行?

更重要的是,由於個人經歷,李宇春身上總是攜帶好強、不服輸以及強烈的好勝心和責任感。這種根植肌理的韌勁兒想必也能讓她利用自己的經驗和能力助力其賽道選手爭奪最強廠牌之位。且李宇春此前也公開表示會用音樂和創作的魅力,甚至是一些更大膽、更具破壞性的想法去“重塑”這個賽道的標籤。

“盛世獨秀”賽道的星推官想必會交棒給吳青峰。2017年,吳青峰暫時休團,《明日之子》第二季作為其休團之後的綜藝首秀,“新人” 吳青峰將自己的定義為“重磅新人”。這位“新人”雖然性格隨和、比較佛系,但其實“綿裡藏針”,對音樂的專注、投入和認真是大眾有目共睹的。

《明日之子2》三大賽道一戰到底,全新賽制誰能帶領正流行?

另一位,對於《明日之子》來說,華晨宇已經是老面孔,對於華晨宇而言再次主理“盛世魔音”這個賽道也極有可能。在《明日之子》第一季中,華晨宇所在賽道幾乎“全軍覆沒”,最好名次是孟子坤的第五名,他本人也一度被評為“最苛刻的星推官”。此次,華晨宇若能再度主理“盛世魔音”賽道,想必也是要牟足幹勁兒“一雪前恥”。

《明日之子2》三大賽道一戰到底,全新賽制誰能帶領正流行?

坊間盛傳著華晨宇對蘇打綠的喜愛與推崇,這次兩人終於有了同臺的機會。一想到吳青峰和華晨宇將同臺,微博上的粉絲更是已腦補出無數大戲,腦洞中兩位音樂天才的共鳴與碰撞相當有畫面感。

《明日之子2》三大賽道一戰到底,全新賽制誰能帶領正流行?

有意思的是,李宇春和華晨宇也頗有淵源。兩人除了是師姐師弟的關係外,早在多年前,作為導師的李宇春便曾毫不吝嗇地稱讚過華晨宇的才華。如今,一同擔任星推官的兩人立場又變了,可謂亦師亦友也亦敵,而兩人各自帶隊相互比拼的場面光是想想就直冒火花。

三位對音樂都極具態度的星推官一個嚴肅、一個嚴格、一個嚴厲,且都帶攜帶者各自強烈的音樂風格和自我屬性。此番組合,在彼此“廝殺”的過程中,必將以多元化的標準挖掘和培養出“明日之子”,為節目乃至整個市場帶來更多可能性。

而要說變動最大的,還要數楊冪。上一季擔當“盛世美顏”賽道星推官的她此次將以“廠牌星推官”這一全新身份亮相第二季,站在廠牌的角度考察所有選手。楊冪一直以來的造星能力是公認的,相比第一季的爭議,現在的位置顯然更適合她。同時,以賽制目前大刀闊斧的革新情況來看,娛樂獨角獸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楊冪的“廠牌星推官”身份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極有可能是場上最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的一個因子。

《明日之子2》三大賽道一戰到底,全新賽制誰能帶領正流行?

何炅出任“現場總導演”還是很讓人驚喜的。眾所周知,何炅他情商高、智商高、業務能力強,此次作為現場總導演,對整個節目脈絡的把握、全場氛圍的把控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和充滿“戰鬥”狀態的現場必然能產生不同的碰撞感。

當然,細細想來,賽制的改變催化的已不僅僅是導師間的“親暱”與“廝殺”了。

三大賽道“一戰到底”,全新標準下誰能“出圈”?

未來十年,中國年輕人會追逐怎樣的偶像?

去年夏天,為年輕世代發聲的毛不易成為“最強廠牌”,代表了國內青年文化的“正流行”。不難窺見,相對於為大眾提供偶像,《明日之子》的探索點顯然是當下年輕人需要怎樣的偶像。

放眼《明日之子》的選手陣容,介紹截至官方通道報名結束,在《明日之子》第二季近百名入圍新手戰的選手中,除了有大量的素人選手外,也不乏許含光、戴景耀、斯外戈、曉月老闆、山城浩二等微博大神、網絡紅人,甚至出過道的選手。

《明日之子2》三大賽道一戰到底,全新賽制誰能帶領正流行?

如今,在互聯網語境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他們生來就帶有強烈的個性表達,《明日之子》第二季對“三大賽道”多元化選拔標準的堅守,其實突破了絕大多數節目的評判體系單一化的束縛。如果能夠真正的以更多元的標準來肯定每個年輕人的個性與價值,對於想要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更好堅持自我的年輕人而言是個利好。

同時,節目的受眾是年輕群體,那麼在打造多元化偶像的過程中,注重各圈層文化的培育和生長,打開圈層文化間的對話窗口,也勢必能讓多元文化與價值觀不斷“衝撞”,釋放出更多聲量。

《明日之子2》三大賽道一戰到底,全新賽制誰能帶領正流行?

這次的賽制改革,使得三大賽道的“一戰到底”的團隊榮耀,歸於每位選手身上。相比去年戰到最後已經無慾無求的選手們,這一季代表各個賽道出戰的年輕人,在自我極致綻放的同時,也要兼顧賽道的團隊使命與榮譽,團戰凝聚感其實才更具爆發力。

當然,創新與升級的賽制玩法所帶來影響,不僅體現在擺脫對傳統框架的束縛,以及星推官與一眾選手身上,其背後的音樂、文化、圈層及價值觀也必將隨機產生一系列的多米諾效應。

歸來的《明日之子》能“帶領正流行”嗎?

“帶領、衝撞、正流行。”

《明日之子》第二季海報上的這三個詞將節目的“野心”表露無遺。

去年,憑藉對年輕人的尊重以及其對偶像訴求的探索,《明日之子》在一場超級網綜的大混戰中一舉拿下超40億的播放量,展現了極強的品牌號召力與影響力。繼為年輕世代發聲的毛不易成為“最強廠牌”後,今年的“正流行”又是什麼?歸來的《明日之子》第二季顯然有了更加成熟的思考。

說到流行,繞不開近期被熱議的“王菊現象”。

《明日之子2》三大賽道一戰到底,全新賽制誰能帶領正流行?

“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菊色”。從被淘汰、做旁聽生到票數強勢逆襲,《創造101》王菊的出圈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不難發現,現在的年輕人,不臣服於傳統也不被窠臼所降服,王菊身上所折射出的那份獨屬於新時代的自我與自主,正是當下青年文化的共鳴點。

這一逆襲現象也在直指一個現實:在審美機制不斷建構的當下,傳統的僵化的審美標準正在被青年文化所顛覆。

而《明日之子》第二季顯然從一開始就在有意識的尊重青年文化,無論是賽制的升級變革、導師的部分換血還是對選手的多元包容。“帶領、衝撞、正流行”的定位也意在滿足年輕人的多元化價值觀,顛覆傳統。

這個顛覆,不同於以往對“全民偶像”的打造,而是在尊重不同圈層的基礎上,挖掘當下年輕人喜歡的偶像模樣,以引領當下“正流行”。

《明日之子2》三大賽道一戰到底,全新賽制誰能帶領正流行?

音樂偶像類節目行至今日,顯然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放眼《明日之子》第一季,虛擬偶像與真人選手同臺競技、二三次元音樂交匯碰撞,到了第二季,說唱、古風、先鋒電子、搖滾、民謠等更寬泛的音樂風格相遇在此,既符合年輕人多樣化的審美志趣和精神文化需求,不同音樂與文化的碰撞也能探索出“正流行”。

不同的背景與身份、多元的文化與理念、多樣的符號與標籤,這個舞臺上的年輕人們不會因不同而受到限制,因此在各圈層、文化與價值觀的碰撞也更具張力。洞悉當下年輕人的渴求,是這個節目最具看點之處,也是它高明的地方。

讓不同的“自我”得到盡力釋放,讓不同的價值觀進行碰撞,讓更多人通過這個舞臺擁有看待世界、看待年輕人的更多視角,這想必是《明日之子》的初衷,也是它“帶領、衝撞、正流行”定位的真正目的:帶領不同圈層年輕人的多元文化與價值觀,衝撞出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

總的來看,此番來勢洶洶的《明日之子》第二季,賽制升級引發的衝撞只是第一步,等節目上線的那一天,音樂、圈層、價值觀甚至選手與導師之間或許還將有諸多不可預測的衝撞出現。

市場總在探索,日趨成熟的粉絲市場與正在成型的本土偶像製造體系,二者相遇會“衝撞”出怎樣的火花?也在期待新一年“正流行”的青年文化究竟是何種樣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都將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窺知一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