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历史的碎片(原创)

串起历史的碎片(原创)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的历史时段,各种社会问题纷繁复杂,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混战,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眼花缭乱的学术之争,民众传统观念的逐步瓦解,一幕幕滑稽可笑的历史事件让多少人唏嘘,诸多因素形成了公共道德沦丧、社会诚信危机的局面。张治中回忆1946年他在湖南的风气时,曾有感而发地说:“社会正气澌灭无余,个人志气消退殆尽,社会无公道,无是非,无个人情操,无良知良能的观念,无论社会和个人,都向着腐败、堕落、颓废、消沉的路上去,真使人有正义不存乎天壤之间之感。”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一段无法回避又总是勾起人们思索和探索欲望的史实!

当时的中原地带一直是匪患的重灾区,向以组织严密、分布广泛、参与众多、武装程度高、影响深远而著称的“匪”的群体,有过坎坷,有过辉煌,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风流云散。究其原因,其产生发展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黑暗、经济落后、吏治腐败、军阀混战、天灾频仍等,也有地理环境、民风民情、世袭传承及西方势力渗透等诸多原因。

作为“蹚将刀客身影系列”家族中的一员,《剑胆血刃》这本书共写了八个人物,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进入绿林,又以相近或相反的方式走向他途,相比之下,他们的性格差别之大前所未有,把这些人物放在同一本书里,既有丰富的一面,又有比照的一面。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就像左邻右舍的邻居,因偶然的机遇,创造了一段沉甸甸的故乡史,一段血性抗争史。有的“义”字当头,敢作敢当;有的亦兵亦匪,在利益面前不停转换角色;有的无恶不作,屙门屎户,危害一方;有的却怀着一颗菩萨心肠,最终得以好报。他们的境遇不同,出身各异,经历千差万别,他们所拥有的那种狂热,源自对自身境遇的不平和愤恨。

串起历史的碎片(原创)

其实,他们往往没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只图一时的快活,砸大户人家的窑,绑有钱人家的票,既残忍又滑稽,有的并不祸害百姓。而在抵御外侮面前,有骨气有血性有良心的则拿起武器,走上了抗敌救国的道路,书写了这块土地应有的气节,有的则堕落成令人不齿的汉奸。抗日战争成了人性的试金石、分水岭,

回望那段曾经碎片化的历史,把原本不该忘记的历史还原,把那段岁月再度拉入视野,无疑有着多重意义。

曾经的刀光剑影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而战争并未远离,和平仍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且艰巨的任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贯穿着灵魂,历史也透着体温。当巨大的车轮碾轧过浸润着先辈汗水、泪水和血水的土地,今天的我们应该对那段历史进行冷静的反思,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对其所经历的苦难、挫折、阴暗面,以及社会的病态问题进行深刻反省之后,才可能战胜自身的弱点与惰性,从而超越自我,勇敢地走向未来、走向新的辉煌。(潘运明)

串起历史的碎片(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