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達雲創始人於浩:雲廠商應靠服務贏得客戶

迅達雲創始人於浩:雲廠商應靠服務贏得客戶

調研|李喆 張宏祥

撰寫|張宏祥

國內公有云市場,阿里雲、騰訊雲依靠母公司,持續獲得大筆資金支持,金山雲、UCloud、青雲等公司,也不斷獲得鉅額融資。

在各大廠商資金充足後,不斷掀起的價格戰之中,迅達雲堅持了下來,穩紮穩打,不斷擴大業務規模。

迅達雲創始團隊來自藍汛、世紀互聯、網宿科技等IT上市公司,其中創始人於浩,曾經在藍汛擔任CDN研發經理,領導了中國第一個CDN系統研發。之後,他又負責了藍汛內部雲計算產品的開發。

2012年,迅達雲成立時,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並於次年集中精力投入研發,迅速開發出了多款產品,覆蓋計算、網絡、存儲等領域。

對於迅達雲來講,2014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手遊行業大火,帶動了國內雲計算的熱潮,迅達雲也獲得了很多遊戲發行公司客戶。隨後,迅達雲開始拓展互動直播行業客戶,並拿到筱光資本3,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業務發展不斷加速。

2016年,迅達雲繼續拓展新行業,贏得了教育行業的學而思,傳媒行業的中央電視臺、遼寧電視臺等客戶,在業內得到了更大認可。2017年,迅達雲完成國科嘉和1億元人民幣融資。

迅達雲創始人於浩:雲廠商應靠服務贏得客戶

迅達雲主要業務為公有云,在整體業務中佔比60%以上。同時,在拓展公有云業務的過程中,為了滿足部分客戶對私有云和託管服務的需求,也為客戶提供私有云和全業務的託管。

迅達雲目標客戶定位於具有深度服務需求的成長型企業,相比其他大廠商提供的標準化雲產品,迅達雲更強調為客戶提供專業級服務,幫助客戶解決上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行業上,迅達雲與合作伙伴一同推出遊戲、教育、電商、金融、運營商、政企等行業解決方案,更好地幫助客戶上雲。

截至目前,迅達雲已在國內建立了9大雲服務節點和600+個雲分發節點,覆蓋了全國90%以上的城市和地區,同時建立了13大國際雲服務節點,是自建海外節點最多的本土雲計算服務提供商。

迅達雲創始人於浩:雲廠商應靠服務贏得客戶

近期,愛分析對迅達雲創始人兼CEO於浩進行了訪談,他對迅達雲的業務模式、公司戰略及對雲計算行業發展情況,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現將部分內容分享如下。

公有云是核心業務,私有云業務來自客戶需求

愛分析:迅達雲的業務涵蓋了公有云、私有云和託管等,其中重點是哪一部分?

於浩:迅達雲核心業務是公有云,這對我們非常重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做公有云最有利於產品的迭代升級。私有云是一次性付費,你只能希望客戶未來能夠再次購買升級版,所以你在開發產品時,可能不會全力做到最好。而且客戶使用私有云時,不會像用公有云一樣不斷給你提要求。你受到的壓力小了,對產品迭代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第二,公有云收入更加穩定。公有云的業務,客戶需要持續付費,而私有云每單生意都只是一次性收費。

愛分析:目前的公有云客戶更多是互聯網公司,很多是伴隨著風口而生的,這些公司生命週期不是很長,為什麼公有云的收入很穩定?

於浩:要從長期來看。如果只看短期,有一項統計,中國存續時間能超過3年的公司不到5%,這麼看的話,中國沒有幾個公司生命週期長。

公有云是標準化的,交易成本很小,一個客戶走了,接納下一個客戶很容易。而私有云是一次性的,客戶今年給了錢,明年就不一定。私有云的交易流程非常長,一個客戶流失後,找另一個客戶,需要不少的時間,這對小公司是很難受的。而且,用私有云的多是大型傳統企業,流程很多,賬期很長。

雲計算從整體上來講,現在仍然是早期。對比CDN行業,1998年就有CDN的概念,2000年藍汛引入CDN業務。2007-2008年,隨著土豆優酷那一批視頻網站的發展,CDN也開始火起來,2010年藍汛美國上市,2012-2013年,網宿也起來了,可以看到,這個行業發展前後經歷了十幾年時間。

雲計算目前只是在一些行業發展很快,大部分行業還在後面,公有云、私有云的巨大需求都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這也是雲計算公司融資估值高的原因,行業還會快速增長。

愛分析:迅達雲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去做私有云、IDC等業務的?

於浩:主要是客戶需求。例如,給客戶做公有云時,客戶經常會提到,它有一些老的設備,能不能直接做個私有云。做私有云不難,把迅達雲公有云的產品去掉一些不需要的模塊就行。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我們就順便提供了相關產品。

此外,之前迅達雲公有云的規模還不夠大,在硬件採購的價格上沒有優勢。做私有云和IDC可以擴大采購規模,降低相關成本。

迅達雲的業務重點始終放在公有云上,私有云項目基本都是銷售公有云時遇到的。

愛分析:迅達雲如何將公有云的技術直接移植到私有云?一般私有云的服務器規模比公有云小很多,公有云的相關技術可能並不適用?

於浩:主要看架構設計,迅達雲一直很在意雲管理系統的管理規模大小,我們能夠管理很小規模的服務器數量,從而保證整個雲的效率。基礎架構如果一開始就具備這個靈活性,從公有云到私有云的遷移成本就會很低。

目標客戶為成長型企業,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愛分析:迅達雲的客戶定位?

於浩:迅達雲不認為雲計算是類似賣煤的生意,雲計算應該是賣諮詢、賣服務的生意。

因此,迅達雲專注於服務成長型企業,而且必須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來做業務的公司。交互是雲計算的本質,這樣的企業,才會真正有對雲服務的需求,會需要迅達雲工程師提供的專業服務,且需求會隨著業務的成長而不斷擴大。

如果一個企業的業務基本在線下,網站只是用來展示一些簡單的信息,那它不會是迅達雲的目標客戶。因為其上雲規模太小,成長性不足,會稀釋我們工程師的專業度。

愛分析:迅達雲的獲客成本是多少?

於浩:迅達雲獲客成本在10%以下。迅達雲的客戶在不斷成長,獲客後的維繫成本很低。

愛分析:遊戲行業客戶是迅達雲的重點客群之一,如何看待與其他雲廠商的競爭?

於浩:其它雲廠商,提供給遊戲行業客戶的雲服務價值,迅達雲也可以高質量做到,大家都是一樣的。

其他雲廠商能獲得市場上很多遊戲行業的客戶,在於它們能夠利用各自的優勢,為客戶提供遊戲推廣資源。短期內可以這麼做,但長期來看,遊戲公司的市場推广部門和雲計算部門容易發生衝突。

此外,有些提供雲服務的公司自己也做遊戲,遊戲公司會有安全上的考量。因此,遊戲公司在上雲時,有必要考慮像迅達雲這樣的中立廠商。

一個遊戲發行商旗下往往有多款遊戲,不可能全部給一家雲計算廠商,如果那麼做,它就沒有機會對比各家的價格和服務質量。如果你把所有業務都交給某一家雲計算廠商,最壞的情況下,某一天發生了大規模宕機事故,採購部門是要負全責的。

To B領域,如果產品在屬性上沒有太大區別,企業在採購時,很難不讓3-6家相關廠商進入它的備選名單。

愛分析:迅達雲的產品定位,是否有向PaaS層或垂直行業進行延伸?

於浩:雲計算裡,PaaS層太薄,肯定會被IaaS層和SaaS層擠壓。

現在有很多公司在做行業雲,推出行業解決方案,迅達雲也在做,但不會把自己做垂直行業的定位,遊戲、醫療、在線教育等行業的解決方案,我們會與合作伙伴一起來做。

迅達雲會不斷演化各種PaaS平臺,讓行業解決方案越來越簡單,但不會去做涉及到業務流程理解的事情。

愛分析:迅達雲目前的團隊人數及結構?

於浩:迅達雲團隊目前共150餘人, 20-30%是銷售人員,50%以上是技術、產品人員,我們會不斷加大研發投入。

雲計算市場仍處發展早期,潛力巨大

愛分析:不少公有云廠商的收入增速在放緩,公有云行業是否已經過了爆發期?您如何判斷未來的行業格局?公有云廠商距離實現盈利,還有多長時間?

於浩:我不認為整個行業已經過了爆發期,相反,整個行業還沒有真正爆發。根據產品生命週期曲線,現在雲計算行業仍處早期,增速放緩只是因為和雲計算強相關的互聯網客戶大多數都已經上雲,但整個傳統市場的滲透率還是很低的,潛在市場仍然巨大。

公有云市場已經很難再出現新的基礎設施玩家了,但行業玩家可能會繼續出現。

認為公有云廠商離盈利還很遠的觀點是錯誤的。沒有利潤,是因為目前利潤還不是重點,整體雲計算市場還在發展期,各廠商都需要加大投入以爭奪戰略資源。未來利益格局形成後,很快就能看到公有云廠商實現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