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巴菲特要生活在美國的四線城市奧馬哈?

每年5月初的第一個週六,巴菲特的家鄉奧馬哈都要迎來一次繁華與熱鬧。屆時這座密蘇里河畔的小城將變身為“投資者的麥加”。

作為一年一度全世界投資者的節日,巴菲特股東大會每年吸引著200多個國家超過4萬人匯聚一堂,聆聽“股神”沃倫·巴菲特和他的搭檔查理·芒格的投資聖經。

不是人人天生都是股神的,股神的煉成之路中遇見過哪些坑?讓我們跟隨諾亞控股集團首席研究官夏春博士,重新認識一個你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文 | 諾亞控股集團首席研究官 夏春

巴菲特股東大會就要到了,全球投資人紛紛飛往巴菲特的家鄉奧馬哈。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你們所不知道的巴菲特,比如他為什麼會住在美國的四線城市,以及巴菲特和散戶在投資習慣上的區別是如何養成的。

大家知道“股神”兩個字的英文翻譯嗎?其實並不是God of Stock、King of Stock,而是Oracle of Omaha,本意是“奧馬哈的先知”的意思,只不過我們中國人翻譯成了更加通俗易懂的“股神”而已。

為什麼巴菲特要生活在美國的四線城市奧馬哈?

奧馬哈是巴菲特的故鄉,他1930年出生在這裡,今年已經88歲了。

巴菲特17歲考入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然後轉學回到家鄉的內布拉斯加大學本科畢業。

巴菲特被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錄取,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導師,“價值投資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

取得碩士學位後,巴菲特分別在紐約一家公司和格雷厄姆的投資公司工作了幾年。

1956年,巴菲特又回到了家鄉奧馬哈,並且一直居住至今,算起來有61年了。

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麼巴菲特沒有住在金融之都,一線城市紐約,而是寧願住在美國的四線城市-奧馬哈。

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巴菲特的第一任太太在生了孩子以後,覺得紐約的生活節奏不太適合家庭生活,很想回到奧馬哈過平靜的生活,巴菲特非常愛他的太太和孩子,因此願意回到家鄉。

為什麼巴菲特要生活在美國的四線城市奧馬哈?

第二個原因更加關鍵,就是巴菲特也覺得紐約過於喧鬧,金融主宰了人們的生活,尤其是每天資本市場的價格變動都會影響大家的情緒,不能夠安靜下來思考有價值的投資,特別是以長遠的眼光去深度分析和理解企業的成長。

相反,奧馬哈安靜的環境非常適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幫助他集中精神來思考價值投資。

事實也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在紐約,江山代有才人出,但也只是各領風騷十幾年而已。而巴菲特在過去61年的投資業績所創下的奇蹟,前無古人,我相信也會後無來者。

巴菲特的投資習慣是如何養成的?

我們都知道巴菲特信奉長期投資,他說過很多名言。

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隻股票10年,就不要持有10分鐘。

對於好的股票,最喜歡的持有期是永久。

巴菲特到底是怎麼養成這樣的投資信念的呢?

是不是他的老師格雷厄姆教給他的呢?

還有,巴菲特最有名的一句話是“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慌,在別人恐慌的時候貪婪”,這句經驗是怎麼總結出來的呢?

其實,這些信念和經驗都和巴菲特買入的第一隻股票有關係。

11歲時,巴菲特做出了人生的第一筆投資,或者叫投機。

他把賣汽水、花生和雜誌5年積累的120美元,買入了他爸爸最喜歡的一隻股票,每股38美元,他的錢夠買3股。

和現在大多數散戶熱衷觀察K線圖一樣,巴菲特買入前也分析了股價走勢圖,當時的巴菲特是個技術派,還不知道什麼是價值投資。

而且,他覺得要是再不買,就會錯過賺大錢的機會。

在信心爆表下,他還說服了姐姐也買了3股。

沒想到,和大多數散戶的經歷一樣,一買就跌。買入這隻股票不久,巴菲特和姐姐一下子損失了30%的錢。

姐姐天天來問原因,搞得巴菲特十分抓狂。

這時,他又和大多數散戶一樣,捨不得割肉,不肯止損,認為只要沒有賣掉,就不存在虧損,於是繼續死扛。

好在運氣還算不錯,當股價回升到40美元時,巴菲特趕緊止盈,賣出股票獲利6美元。

這次,又和大多數散戶的經歷一樣,一賣就漲。這隻股票接下來飆升到202美元,巴菲特掐指一算:除去佣金,整整少賺了492美元。而此前,他用了5年時間去積累那120美元。

這次錯誤的止盈,讓他活生生損失了20年的工作所得。

萬分痛苦之餘,巴菲特才知道投機和投資的區別,開始了認真學習。

他懂得了要長期持有優質股票,不要受到貪婪和恐慌的情緒波動影響這些道理。

特別是,他學會了正確的投資之道不是“止盈不止損”,而是要反過來,“止損不止盈”。

日積月累,“奧馬哈的先知”終於養成了!

為什麼巴菲特要生活在美國的四線城市奧馬哈?

北京時間5月5日晚8:50,諾亞財富首席研究官夏春博士,將登上第一財經演播室,為大家深度解讀巴菲特股東大會的精彩看點。

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可預約直播~

與我們一起完成這場年度最大的投資者知識學習盛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