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藩王欲稱帝,改元洪武278年:除了太祖,其他皇帝都不算

中國古代的皇帝都用年號來紀年。當皇帝去世後,新君即位的第二年就要改用新的年號。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朝後,欽定“洪武”兩字作為年號,寓意洪大的武功。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次年改年號為“建文”。所以,洪武這個年號總共使用了31年。

明朝一藩王欲稱帝,改元洪武278年:除了太祖,其他皇帝都不算

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二百多年後,清軍入關。有一位明朝藩王在廣西桂林打算稱帝,竟然翻出了“洪武”這個年號,並將這一年稱為洪武278年,言下之意就是說整個大明王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外,其他皇帝都不算數,他才是朱元璋皇位的唯一繼承人。這個人是誰?為什麼要拒絕承認其他所有皇帝呢?

明朝一藩王欲稱帝,改元洪武278年:除了太祖,其他皇帝都不算

原來,當年朱元璋平定天下後,一共冊封了26個藩王。其中有25個是朱元璋的兒子,另外還有一個是他的侄孫,靖江王朱守謙。這個打算在廣西桂林稱帝的藩王就是明朝第十二代靖江王朱亨嘉。

由於靖江王世系並非朱元璋的子孫,在明朝宗室世系中,屬於最遠支的世系。所以朱亨嘉想要在名義上勉強說得通,那就必須要否決掉朱元璋之後的所有明朝皇帝,將自己封為朱元璋的唯一繼承人。

朱亨嘉為什麼會有這麼近乎瘋狂的想法呢?這還得從當時的歷史背景說起。

明朝一藩王欲稱帝,改元洪武278年:除了太祖,其他皇帝都不算

自從李自成佔領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殉國後,整個中國的形勢就亂成了一團。北方有入關後的滿清政權,南方有明朝殘存勢力建立的南明政權,西北有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四川有張獻忠的大西政權。不過,對當時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南明還是唯一的合法政權。

可是,南明建立後僅僅過了一年時間,首都南京就被清軍攻佔了,南明第一位皇帝弘光帝朱由崧成了清軍的俘虜。這下南明的局勢就更加混亂了,先是唐王朱聿鍵(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之後)在福州宣佈稱帝,後是魯王朱以海(朱元璋第十子魯王朱檀之後)在紹興宣佈監國(臨時政府首腦)。而兩廣的一些明朝官員則想擁立世系更近的萬曆皇帝的孫子、桂王朱由楥為帝。

明朝一藩王欲稱帝,改元洪武278年:除了太祖,其他皇帝都不算

就在局勢錯綜複雜的時刻,靖江王朱亨嘉認為自己逆襲的時間到了。他覺得唐王、魯王都是遠支宗室,連他們都可以黃袍加身,為什麼自己這個只比他們更遠一點點的宗室不能稱帝呢?當他把這個想法透露給身邊的親信時,立刻得到了積極的回應。於是,朱亨嘉就認為他登基稱帝,乃是眾望所歸,人心所向。

1645年9月22日,朱亨嘉在桂林靖江王府身穿黃袍,南面而坐,自封監國,改元洪武278年,並將桂林改名為西京。

明朝一藩王欲稱帝,改元洪武278年:除了太祖,其他皇帝都不算

朱亨嘉原本以為自封監國之後會立即得到許多人的擁戴,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支持朱亨嘉的只有他身邊的一群投機分子,他的主要兵力也只有廣西總兵楊國威手下的幾萬人馬。

為了拓展自己的事業,朱亨嘉親自帶領兵馬打算拿下廣東。可結果卻在梧州被兩廣總督丁魁楚打敗,匆匆逃回桂林。1645年11月12日,桂林被丁魁楚率軍攻破,朱亨嘉的稱帝夢想還沒開始就破滅了。

1646年4月,朱亨嘉被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鍵廢為庶人,後被錦衣衛縊殺。一場稱帝鬧劇就這樣匆匆結束了。後來有忠於朱亨嘉的遺臣給他上了諡號“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平皇帝”,但由於這是屬於私諡,所以在正史上並不算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