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吏出身的他以及他的四個兒子居然都當上了二千石

以造成“洛陽紙貴”聞名天下的西晉文學家左思,在他的《詠史》其二有言:“金張籍舊業,七世珥漢貂。”說的是漢宣帝時的權貴金日磾和張安世家族,他們憑藉祖先的功績,七代俱在朝中為官,成為西漢著名的豪門顯貴。還有一個家族,雖然沒有被左思提到,但在西漢時亦不同凡響,與金、張並稱“西漢三大豪門”。

小吏出身的他以及他的四個兒子居然都當上了二千石

這個家族就是因父子五人都當上了西漢二千石以上的大官,五個二千石,加在一起便是一萬石而得名的“萬石君”石奮家族。金、張家族靠的是祖先的功績,那成功開創家族興盛局面的石奮及其兒子靠的是什麼呢?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穿越回兩千年前的西漢,您就會知曉這其中的奧秘了。

公元前205年,正值楚漢戰爭時期,那個時候的石奮還只是一名小吏,年僅十五歲,侍奉漢高祖劉邦,因其態度異常恭敬,甚得劉邦的喜愛。在一次交談中,劉邦關切地詢問石奮的家庭情況,石奮告知劉邦因為飽受戰亂家裡還剩下失明的老母和會彈琴的姐姐與自己相依為命。

可能是愛屋及烏,劉邦就想讓石奮的姐姐跟從他,於是,石奮的姐姐就成為了劉邦的美人,而石奮成為了劉邦的小舅子,劉邦也順理成章的把石奮全家都遷到長安城中。到漢文帝劉恆在位時,石奮被任命為太中大夫,後升為太子太傅。漢景帝劉啟即位後,石奮位列九卿,後徙為諸侯相。

石奮一路升遷,受到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的厚愛,靠的是謙恭謹慎的態度,他一生也在恪守踐行著這一處世立身的與原則。石奮即使在退休之後,每逢歲時都要入朝參拜天子,經過宮門之時,必定會下車快走,見到御車,不管皇帝在不在裡面,都要伏身致敬。

小吏出身的他以及他的四個兒子居然都當上了二千石

石奮自己生性謙恭,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言傳身教,石奮的子孫輩只要有人做了官,無論大小,回家看望他,石奮都會穿上朝服去接見他們,並且不直呼他們的姓名。子孫如果犯錯,石奮不會斥責,而是把自己關閉起來,不吃不喝,直到孩子主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才走出來。

已成年的子孫在身邊時,石奮即便是閒居在家時,也一定要穿戴整齊。皇帝有賞賜的食物送到他家,他必定要叩頭跪拜之後才彎腰去吃,如同皇帝在跟前一樣。在他的引領之下,石奮的子孫都遵從他的教誨,一言一行謹慎行事。

因此,石奮一家以孝謹聞名於郡國,即使是特別注重禮節的齊魯儒生都自嘆不如。可舉兩例為證:

石奮的長子石建為郎中令時,有次上書奏事,奏章批覆下來,石建讀了批覆之後,惶恐萬分:我寫錯字了!原來,石建上書時錯寫了一個“馬”,下面是一勾加四點,應該是五筆,而石建少了一點,只寫了四筆。石建認為這種失誤不應該有的:皇帝會責怪我,我真是該死啊!

小兒子在石慶在石奮的子孫中最為疏略平易。石慶為太僕卿時,一次為漢景帝劉啟駕車外出,劉啟問駕車的有幾匹馬,石慶用馬鞭將駕車的馬數完之後,才舉起手來向劉啟報告說:六匹馬。

古代天子出行時,車馬儀仗都有明文規定,石慶作為負責天子車馬儀仗的太僕卿,而且當時就是他在駕車,有幾匹馬,對這些瞭然於胸。但是在天子詢問之後,石慶還是數了一下才做回答,石奮最疏略的兒子做事尚且如此,其他人自然不用說了。

在石奮的影響和教育之下,石奮的長子石建、次子石甲、三子石乙、幼子石慶,以馴行孝謹,皆官至二千石,以致於連漢景帝劉啟也感嘆說:“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及集其門。”

在漢代,秩俸二千石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省部級,一家子出了五個省長,確實極其罕見,又因五個二千石加起來就是一萬石,所以石奮又多了一個雅號,號為“萬石君”。

小吏出身的他以及他的四個兒子居然都當上了二千石

飛黃騰達是人生樂事,但是飛黃騰達卻容易讓人驕橫自滿,石奮一家卻是地位越高,態度越謙恭,從不和人當面爭執,不僅贏得了天子、太后的信任,大臣也不與之為敵。石奮家族以實際的興盛向我們展示了一種為人處世的法則:謙恭駛得萬年船。

謙恭不是卑下,而是一種智慧。

漢初的張良以謙恭得到了黃石老人贈予的《太公兵法》,在以後的人生中則一謙恭得以保全身家性命。劉邦建國後大封功臣,張良不曾有戰功,但劉邦說: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子房有很大的功勞。於是讓張良自己從齊國選擇三萬戶做封邑。但張良卻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會和在留縣,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您採用我的計謀,幸虧能生效,我受之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

小吏出身的他以及他的四個兒子居然都當上了二千石

功成名就之後不居功,這是張良的聰明之處,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留下了赫赫功績,但是登基為帝的劉邦和戰亂中的劉邦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變,張良目睹了功臣屢被殺戮之後,所以他辭封、辭任。

謙恭不是軟弱,而是一種寬容。

清朝康熙年間的名臣張英,一天收到一封家書,說家裡因為三尺屋場地基與鄰居爭執,鬧得幾乎要大動干戈,要他幫忙解決此事。張家世居桐城,與一吳姓人家毗鄰為居,後吳家修葺房子就想越界侵佔張家老屋的地基,張家堅決不同意,以為這是在欺負他們,於是雙方發生了爭吵。告到縣衙,縣官又因為兩家都是顯貴之家,左右為難,遲遲不肯判決。

張家人氣憤之下便寄書京城。張英看後一笑,提筆回信一封,並附詩一首:“萬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得到回信之後毫不遲疑的讓出了三尺地基,吳家見狀,深受教育,也效仿張家讓出三尺地基,於是在兩家屋宅之間形成了一道六尺的通道,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

小吏出身的他以及他的四個兒子居然都當上了二千石

《老子》說過:“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最高的善好比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卻不和萬物相爭,處在眾人所厭惡卑下之地,所以最接近道。在老子看來,謙恭不爭是一種最高的境界。

但是在當今社會,我們會發現謙恭的聲音似乎有些微弱了,爭奪名利,紛紛擾擾,骨肉親情為爭奪財產對簿公堂,為獲“先進”,為得“肥缺”,爾虞我詐、不擇手段。。。

但是,一時不代表一世,謙恭對決爭奪、傲慢的結果必定還是我們預料的那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