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曉芳窯:一步步揭開神祕的面紗

仿汝瓷產品中,曉芳窯產品目前仍然處於售價高位,影響力頗大。很多人認為曉芳汝瓷已得汝瓷真韻,甚至已經超越宋汝瓷的工藝水平,對其誇誇其談,擁有者則洋洋得意大為賣弄。結果一個小小茶盅動輒上千數千元,一個擺件數萬到數十萬元,真的值嗎?

神器曉芳窯:一步步揭開神秘的面紗

個人看法如下:

1、曉芳作為仿品之一,產地決定了其品牌只是普通仿品之一類。曉芳瓷器產於臺灣北投,泥土均為臺灣本地粘土,而歷史上汝瓷之所以稱為汝瓷,首先是它產於汝州,即現在的河南汝州、寶豐等地。

曉芳窯用臺灣的泥土製造遠在河南的汝州汝瓷,地域相差千里之遙。不一樣的泥土,怎麼可能能製造出一樣的產於汝州的瓷器?這簡直是笑話。就像北京的世界公園裡面也建有金字塔和哈德孫河,但是誰都明白,那只是高仿的,最終是一個假貨。

2、蔡曉芳先生早期是學習機械電機專業的,後來轉行進入制瓷行業,開始研究。很難想象他能在短短數年內可以精通清楚粘土的土壤成分、制瓷工藝、歷史上汝瓷以及鈞瓷等名窯的成分結構、窯爐結構等複雜的問題。

神器曉芳窯:一步步揭開神秘的面紗

而歷史上汝瓷則是經過了無數專業爐工、瓷器藝人、官府經過多年甚至數代人的摸索,甚至是從隋唐時期就在探索,後來到北宋末才燒製出汝瓷。就算曉芳先生對事業執著、天賦異人,但是人的接受能力畢竟有自然規律的限制。

神器曉芳窯:一步步揭開神秘的面紗

所以,對於認為曉芳先生精通汝瓷工藝,曉芳品牌已經超越歷史汝瓷的說法,實在難以苟同。認為曉芳瓷器已經超越了歷史汝瓷水平,這個說法從科技發展上講有可能性,因為現代科技什麼樣的假貨都能製作,何況瓷器呼?但是兩種東西卻沒有可比性。現在曉芳瓷器和北宋汝瓷完全兩碼事。

3、要真正接近歷史上北宋徽宗時期汝瓷,首先需要了解歷史上宋徽宗追求這種瓷器的原因、背景、歷史環境等。汝瓷發軔於隋唐前,興旺於北宋末,絕對不是什麼偶然原因,而是有一定的、特定的歷史因素。

北宋定都於汴梁,本身就在河南境內,宋代名窯之所以多數在河南河北境內,與交通便利、利於運輸供應皇宮有很大關係。而徽宗之所以喜歡汝瓷,是源於其本人的道家心態,還是其追求藝術的靈感,目前說法各異。

“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是做怎樣的將來?很少有人定論。所以窯坊追求汝瓷的“青”與“破”,是追求道家的清靜無為還是別的什麼?

從資料看,蔡曉芳先生似乎尚未搞清楚這一切。至於曉芳先生的個人藝術修為,本人不敢妄加猜測。但是,曉芳瓷的底款“曉芳”二字,卻是相當缺乏藝術性,猶如小學生的毛筆字,可謂醜陋。難道這個也是仿照北宋的方式?作為名瓷銘記,無論草書隸篆,總該有點藝術性才對。

神器曉芳窯:一步步揭開神秘的面紗

4、曉芳窯目前不僅僅生產仿汝產品,而且生產北宋名窯幾乎所有瓷器,中國歷史名瓷基本上都仿製過,而且據宣稱其仿鈞瓷、仿汝瓷、仿定瓷、龍泉青瓷甚至柴窯等等,元青花、釉裡紅等等,技藝都很高超。真是太搞笑了,一個私人小小作坊式的窯爐,歷史不過30年(資料說成立於1975年)就成了中國千年瓷器的基地?就可以做出中國歷史上這麼多的名瓷嗎?

若如此,制瓷歷史上千年的景德鎮早該羞死,關張大吉了。這很會令人想起目前的一些制酒小作坊,旁邊放一大堆酒瓶子,有茅臺、有五糧液等,你要什麼,就給你灌什麼樣子的瓶子,然後再貼上你需要的標籤。

同樣,臺灣的品牌柏採,其老闆90年代中期大學畢業進入汝瓷行業,前後不到20年,如今也宣揚其仿汝產品“柏採”已經水平如何如何高等等,已經達到了何種藝術境界等,這也是很搞笑的事情。而在河南汝州、寶豐清涼寺一代,很多藝人世代做瓷,很多窯場歷史數十年上百年。就是汝瓷,最少也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在研究生產,難道就趕不上幾個臺灣人?

因此,曉芳窯汝瓷,產於臺灣,遠離汝州,本身就不是正宗產地出品,因此曉芳汝可謂根本就與汝瓷無關,確切地說可稱為“臺瓷”或者“曉芳瓷”。

神器曉芳窯:一步步揭開神秘的面紗

其次,曉芳瓷使用外地粘土製瓷,臺灣粘土不可能和汝州的黑毛土一模一樣,因此,也不可能做出和汝瓷一樣的胎,所以曉芳窯只能將功夫全部花在釉面上,用釉的漂亮相像來彌補內胎的差異和不足,正所謂外面光鮮裡面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曉芳窯出品的鈞瓷等,也同樣如此。

另外,曉芳窯將如此包治百病的釉彩,塗在瓷器上,做什麼名瓷像什麼名瓷,是否也太容易了些?似乎太玄妙了些。曉芳窯的釉彩就那麼神奇?裡面有沒有化學成分,是否化學釉呢?如今,衡連、柏採動輒號稱使用的曉芳釉,以此裝門面,看來,曉芳就是“賣釉翁”一個!

至於流行說法“東道如瓷,柏採如玉,曉芳如翠”的話,不知道最早是誰說的,人人以此相傳。但恕本人眼拙,在市場上仔細看了看曉芳的悲劇,實在發現和柏採差不多,手感也差不多。手感、感覺上相似於鼎峰而已。儘管商店裡的賣家會使勁地鼓吹曉芳汝瓷的好處。但是,判斷要靠自己。不要被誰為臺北故宮做過什麼仿瓷,誰和名人有合影的表象所迷惑。

神器曉芳窯:一步步揭開神秘的面紗

總看曉芳汝瓷的全面情況,結論是:曉芳瓷器主要玩的是釉彩而不是完整的制瓷工藝,其仿汝瓷包括仿鈞瓷其實只是“曉芳高釉瓷”,只是依靠釉彩糊弄罷了。而瓷器藝術,屬於火與土的藝術,是在烈火中煅燒完成的,不僅僅是表面塗抹油彩的事兒。臺灣的其餘品牌柏採、衡連等等,都是如此,衡連更是良莠不齊,一塌糊塗,因為它是一個地域一大批仿品的統稱,而不是品牌了。

所以,本人建議,對於真正仿汝瓷愛好者,真正接近歷史上汝瓷的產品,應該到河南的汝州、寶豐、清涼寺本地區去尋找,去挖掘。因為別的不說,那裡首先有汝州黑毛土,那裡出的汝瓷才具有接近汝瓷的本錢和基礎。就像宣威火腿,首先和關鍵得有宣威周邊的豬肉做,而不在於你用那裡的調料。

至於曉芳瓷器的售價高現象,那更不成其為理由。售價,完全可以認為炒作起來,與質量並不具有直接關係。而臺灣商人一向善於炒作。就像兩年來的臺灣遊,距離大陸如此之近,竟然一人要上萬元或者數萬元之貴,而東南亞五國遊不過五六千元,而澳洲遊也就1萬多元。真不知大陸人怎麼就爭先恐後呢?

當然,曉芳汝瓷自然也有它的獨特之處。曉芳瓷窯在臺灣的北投瓷器作坊仿製了歷史上多數名窯瓷器,五大名窯無一不仿,而且仿製技藝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這自然離不開蔡曉芳先生的努力。特別是對於釉彩的研究、配製使用,更是具有獨到之處,否則,曉芳憑什麼能引起如此多好家、收藏家的矚目呢?柏採、橫連等品牌的釉彩使用都在仿學曉芳的釉彩。

做假名瓷,到此地步,曉芳也該知足了。

但是仿技再好,曉芳窯也僅僅是立足於仿製而已,而且曉芳的優勢就是釉彩,善於配製使用釉彩,至於窯胎,確實不知道能好到什麼程度,反正本人對此有些疑慮。雖然一些博物館曾經請曉芳窯幫助仿製了一些瓷器,但也是用於展覽而已。而且,這些小型展覽館、博物館有多大藝術價值呢?簡單說,曉芳先生轉行從事瓷器行業30多年,就憑一個小小私人作坊來做瓷器,其造詣就超越了景德鎮上千年的瓷器工藝和傳承?就成了中國瓷器之首嗎?

總之,肯定曉芳窯的作品成果,也沒有必要吹捧過火。如果,曉芳窯因此而獨大居奇,故意壓低產量和供貨,以所謂產量少而做工精為由進行炒作,來吊大陸好家的胃口,那就失去了它所謂追求中華瓷器藝術的意義了,最後的遮羞布也就沒有了。

曉芳窯,就是善於使用釉彩的一傢俬人小作坊而已。寬容、善待、欣賞其作品,但是不必太迷信。

對於大陸產品九段、小雅等,同樣最好是平常心態,買個杯子喝茶,買個玩意把玩,沒有必要將價格炒作到天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