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筍竹產業高峰論壇即將舉行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筍竹產業高峰論壇即將舉行

農業部將2018年確定為“農業質量年”,“綠色”、“環保”成關鍵詞,而竹作為環保新材料也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振興農業的偉大事業,秉承農業部“綠色”、“環保”的號召,2018年5月19-20日中國農業(博鰲)論壇組委會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竹子研究中心在建甌市舉辦“筍竹產業高峰論壇首屆建甌峰會”。向與會嘉賓展現筍竹的巨大產業價值,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而做出應有貢獻。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筍竹產業高峰論壇即將舉行

社會各界緊密關注 國內外專家親身參與

“中國筍竹產業高峰論壇首屆建甌峰會”即將舉辦的消息傳出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據悉,屆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趙玉芬;馬來西亞農業參贊阿茲米.穆罕默德.尤索夫;國際竹藤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範少輝;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科研處處長、高工吳良如;浙江省林業廳總工程師、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理事長藍曉光;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研究員於文吉等眾多國內涉農涉竹行業專家學者參加“筍竹產業高峰論壇首屆建甌峰會”,為中國筍竹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筍竹產業高峰論壇即將舉行

地理優勢造就優質環境 筍竹產業帶動區域發展

“筍竹產業高峰論壇首屆建甌峰會”舉辦地建甌市簡稱“芝”,位於福建武夷山東南側,系福建省面積最大閩北人口最多的縣級市。建甌總人口55.1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7.7萬人。境內峰巒起伏,森林密佈,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素有“筍都竹鄉”之稱,竹林面積134.5萬畝,毛竹立竹總數2.4億株,均居全國首位。作為閩北最大的筍竹交易中心,建甌現有筍竹加工企業369家,隨著筍竹加工業迅速發展,銷售筍竹收益已佔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成以上。為加快筍竹產業轉型升級,增加農民收入,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此次峰會的舉辦將有力推進互聯網+筍竹產業向深層次發展。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筍竹產業高峰論壇即將舉行

深厚文化底蘊 古老精神傳承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寧折不彎”是竹子的豪氣,“中通外直”是竹子的度量。在悠悠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竹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悠久的文化與竹結下了不解之緣,形成了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中國竹文化。竹作為一種特殊的質體,已滲透到中華民族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筍竹產業高峰論壇首屆建甌峰會”以推進推進產業建設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己任、為將竹子的優良特性和開發價值得到重新認識為目標、傳承古老竹文化,展現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

筍竹產業高峰論壇既有地域優勢,又有產地優勢,還有國內外專家的關注等,勢必將辦成具有區域代表性的品牌論壇,並吸引投資者的關注,為當地的經濟發展,群眾就業,推動健康環保型的理念等做貢獻。


“農業有料兒”是由紫荊傳媒推出的自媒體平臺。紫荊傳媒作為中國農業自媒體第一傳播平臺,依託紫荊創新農業研究院,聚合多方自媒體資源,為大家提供前瞻性的農業權威智庫、農業視頻欄目,以期推動中國農業事業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發展,傳播農業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