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城市12强,Kopu解读苏州产业新格局

关注产业地产以及城市发展行业的人士想必早已关注到仲量联行发布的最新全球城市系列研究报告《中国12强:全球格局下的中国城市》,Kopu君也不例外,研读报告的同时,难免对新局势下的产业格局有了新的定位和思考。

新中国城市12强,Kopu解读苏州产业新格局

首先跟着Kopu君一起来了解报告内容,该报告将中国城市置于全球城市格局下,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竞争力,共有287座城市参与此次“评选”,最终重点解读了12座最具未来竞争力的城市。12座城市被划分为“全球挑战城市”、“创业型城市”和“驱动型城市”三个梯队。其中,上海和北京列入全球“城市挑战者”行列;深圳和广州被定义“创业型城市”;而杭州、南京、苏州、武汉则与上海一起形成了沿长江经济走廊的全球大型创新城市群;剩余的天津、成都、重庆和西安都是富有活力的区域龙头经济体。

新中国城市12强,Kopu解读苏州产业新格局

不可否认的是,这份报告在业内的重量与权威性,该报告是仲量联行中国城市系列研究开展10年来的第五份报告,并且在指标选取上,不仅考量了城市规模、财富、经济增长率和连通性等“传统”指标,同时也加入了城市“未来竞争力”方面(包括人才、创新、宜居性和房地产市场透明度等在内的就九大类别51个变量)的一系列评估指标:即一个城市在面对新趋势时,是否充分具备迎接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这12座城市聚集了众多新一代快速发展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企业,在中国市场上遥遥领先。与此同时,12强城市与全球互动更频繁,对世界的影响力更高。仲量联行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冯建强表示,在中国城市系列的最新研究中,我们将研究重点转向中国大陆的12个领先城市。这12强城市处在创新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并拥有越来越多高度活跃的高科技企业,它们正在推动下一轮全球化浪潮。

新中国城市12强,Kopu解读苏州产业新格局

在此次仲量联行报告中,大家都注意到江苏有两个城市上榜,分别是南京和苏州,两者在“未来竞争力”指标上领先,这说明江苏城市发展在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毋庸置疑的是,虽然北上广深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及高度集中的财富继续保持了国内国际双领先的地位,但南京、苏州当仁不让在“未来竞争力”指标上领先于其他城市。这两座城市归类为“驱动型城市”,与全球制造和产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更是由于城市连通性的改善商业生态系统和产业支柱以及强力推进创新创业的大众热潮,才得以与北上广深这些老牌城市一起形成沿长江经济走廊的全球创新城市群。

新中国城市12强,Kopu解读苏州产业新格局

据Kopu君所知,苏州正在加大力度进行产业升级改革,谋划创新发展,加强创新企业,充分发挥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模式的作用,努力改善苏州创业环境和发展摇篮。一方面,苏州与新加坡共同打造新式园区,从吸引外资进苏设厂设研发中心,到引进高精尖人才和高科技项目,探索国际化产业升级的道路;一方面搭建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实现苏州两步走战略。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苏州不仅仅是国内舞台上的表演者,现在更是站在国际秀场上,对苏州未来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地制宜吸取一线城市成功转型升级的路子同时,也要秀出苏州特色。

新中国城市12强,Kopu解读苏州产业新格局

其一,打造中国开发区升级版。中国首批开发区创立于1984年,现今共200多个开发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普遍面临如何从吸引外资、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模式转型升级的挑战。苏州工业园区可以积极探索开放与创新融合、创新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发展道路,更好地引领全国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其二,建立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园区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在2006年被纳入科技部高新区考核的序列,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

其三,提升国际化开放合作水平。作为中新政府合作的产物,苏州工业园区在国际化合作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过去园区的国际合作主要是引进外资,而且引进的外资以制造业为主体。今后进一步开放合作,除了对内开放要扩大领域,不限于先进制造业,还要有服务产业;另一方面,更多的还要借助中新合作的经验,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与Kopu君一起期待未来苏州的腾飞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