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財神器出現,規模比餘額寶大5倍,收益比餘額寶高!

資管新規一落地,理財產品保本保息的時代也將終結。不過悄無聲息地,有一種理財方式成為代替保本理財的“新寵”,就是結構性存款。

新理財神器出現,規模比餘額寶大5倍,收益比餘額寶高!

1、結構性存款為何會成為新寵?

資產新規就是牛,讓銀行人都睡不著覺。目前全國銀行理財總餘額高達約29萬億, 是銀行收入重要來源。

其中,銀行理財業務有23.1萬億表外,僅有5.9萬億銀行的表內資產。其實表外的理財業務實際就是一種代替客戶投資融資的行為,是代理業務。

簡單理解,資管新規就是監管表外資產的。

過去在剛兌的錯誤認知下,很多人把理財產品當成儲蓄存款的替代品。理財產品淨值化後,必定會大大流失投資客戶和理財金額的。

銀行靠什麼來掙錢?當然是靠貸款利差。銀行的表外資產被監管以後,銀行只有把存款搞上去,才有更多的錢拿去發放貸款。

同時,投資者對保本保息的投資產品的需求還是比較高的。銀行就順勢強推新的產品來填補市場的空白,那麼打著“保本”旗號的結構性存款自然就脫穎而出。

截至今年3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達8.8萬億元,這個規模可是比餘額寶大5倍左右。僅2018年前3個月新增結構性存款為1.84萬億元,而2017年全年新增的規模才1.8萬億元,可見結構性存款迎來了規模的“井噴”。

新理財神器出現,規模比餘額寶大5倍,收益比餘額寶高!

2、何為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指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掛鉤金融衍生產品的金融產品。基本結構即為“存款+期權”。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你存的錢大部分被銀行拿去存款,一小部分與標的資產的價格掛鉤。

舉例來講,小紅買了100萬元1年期的結構性存款,當時銀行一年期存款的利率是3%。

銀行會撥出來97.1萬元本金作為存款,一年後算上利息,恰好是100萬元,這就可以給小紅“保本”。剩餘的2.9萬元本金,則會被銀行用於投資衍生品,比如匯率、股指、股票、黃金等。如果賺了錢就給投資者分紅,賠了就沒有啦。

新理財神器出現,規模比餘額寶大5倍,收益比餘額寶高!

3、結構性存款的風險

目前,結構性存款以4%的年化預期收益率確實吸引來不少老百姓。很多人就會說:這看起來4%的收益看起來還不錯啊。

目前,市場真結構性存款採用的是“存款+期權”的模式,投資人通過讓渡部分利息收入來博取較高收益的可能。但是,變相的違規套利行為仍不乏少數,就是“假結構性存款”。

所謂的“假結構性存款”,就是由於期權觸發的可能性極小,對應的產品並未與衍生品建立真實掛鉤的結構性存款。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類“假結構”。對於這種產品來說,最高收益率達成條件幾乎為確定性事件。事實上,這類 “假結構”已經成為很多銀行保本理財的變種。

從目前結構性存款的市場產品來看,很多是以結構性存款為名,但卻是銀行用來招攬存款的“假結構性存款”產品。這些產品背後的本質是銀行提高銀行表內資產轉移定價,向客戶承諾高利率。

5月14日晚間,一則關於“監管動手結構性存款”的報道也是激起千層浪,或許後續會出臺相關的監管條例。

新理財神器出現,規模比餘額寶大5倍,收益比餘額寶高!

除了面臨監管風險,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風險也是存在的。

部分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預期最高收益驚人,但實際收益率往往較低。比如某銀行發行的一款預期最高收益率超9.48%的產品,到期實際收益率僅2.2%。

所以,大家可千萬不要把結構性存款當作普通定期存款,實際上它是一種理財產品。

雖然結構性存款風險並不大,預期收益率可能高於定期存款,但如果你是衝著高利率去的,不如購買P2P之類的理財產品,同樣承受一定的風險,但至少你買得更放心點,畢竟大家都不知道銀行怎麼搞。

大家在投資過程中,千萬不要盲目迷信機構,還是要提升自身的理財水平和風險防範意識,才能適應未來波動的理財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