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學書者臨帖的對比和誤區

  臨帖是對照著範本臨寫,主要是為了像範本。有的人雖然對著字帖寫,但是從來不在意是否同範本相像,看到帖上的字基本認識,就依著自己舊有的書寫習慣,把字寫一遍。對這樣的人來說,有沒有字帖,實在關係不大。還有一些習書法者認為臨帖就要與原帖一模一樣,所以把臨寫速度放得很慢,刻意一個筆畫一個筆畫地“描”。以這樣的方法表現出的臨作雖極似原帖,卻遠離了書法“寫”的意味,有“描畫”之病。要解決這一問題,先要樹立好臨帖的觀念。形與範本儘可能相似只是臨帖的一個方面。“寫”是一個筆鋒運動的過程,有提按、順逆、輕重、緩急等諸多細微而豐富的變化。今人對臨帖的認識與觀念與古人最大的不同在於,古人以“過程”為首要著眼點,今人以“結果”為首要著眼點。所謂“過程”,即運筆的書寫動作;所謂“結果”,即書寫完成後的作品。  書法運筆過程的精妙與豐富堪比舞蹈般精彩多姿並具有觀賞性。被譽為“草聖”的唐代草書家張旭因觀公孫大娘的舞劍,領悟到草書用筆的真諦,作草書行筆若舞。唐代懷素作草之態神似張旭,時人認為他是“以狂繼顛”。對此,懷素自己也頗為認可。


唐代文學家任華寫過《懷素上人草書歌》,描述懷素的草書在京城長安廣受歡迎的盛況:“狂僧前日動京華,朝騎王公大人馬,暮宿王公大人家。誰不造素屏?誰不塗粉壁?粉壁搖晴光,素屏凝曉霜,待君揮灑兮不可彌忘。駿馬迎來坐堂中,金盆盛酒竹葉香。”許多富貴之家都造好“素屏”“粉壁”,等著懷素來潑墨揮毫。人們不僅僅願意欣賞懷素的書法作品(書寫後的“結果”),更想看到懷素的草書是如何“寫”出來的(書寫的“過程”)。揮毫之前,懷素通常要喝足夠的酒,才能進入顛狂的狀態來書寫草書。滿壁的草書詭形怪狀、氣勢逼人。而書寫的過程也彷彿是一場舞劍大戲。唐代詩人蘇渙在《懷素上人草書歌》中寫道:“忽如裴旻舞雙劍,七星錯落纏蛟龍……四座喧呼嘆佳作。”戴叔倫寫道:“馳毫驟墨劇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懷素走筆如飛,觀者看得入迷,甚至忘了叫好。
古今學書者臨帖的對比和誤區​​(圖一為懷素《自敘帖》局部)臺灣舞蹈家林懷民先生從書法中受到啟示,有感於舞蹈與書法的相通性,創作了“雲門舞集”。在這一系列舞蹈中,演員以肢體為筆,把舞臺當紙,如把書法的筆法動作放大,正是“舞中有書”。林懷民藉助對書法過程的仿效與闡釋,讓人們在欣賞舞蹈之美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書法的動態之奇與韻律之妙。這便是書法過程的魅力所在。圖一  書法以過程為中心,不是不在意最後的形跡。以形跡為中心,也不是不要過程。這二者之間最大的差別是,形跡是視覺可見之“定物”,以形跡為中心目標,最後只會越寫越僵;以過程為中心目標,則越寫越活,因為對筆法運動過程的理解與感悟雖有一定法則,卻會因人、因時而有異。  

古今學書者臨帖的對比和誤區

我們要從古代的書法中讀出用筆過程的細微之處。對於這一點,顯然研讀墨跡比研讀碑刻更有利。精於書法的南宋詩人范成大說:“學書須是收昔人真跡佳妙者,可以詳視其先後筆勢、輕重往復之法。若只看碑本,則唯得字畫,全不見其筆法神氣,終難精進。”藉助墨跡,我們更可以看出行筆的動態過程——“先後筆勢、輕重往復之法”,而碑本或許只能看到一個大概。
古今學書者臨帖的對比和誤區​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描述書法筆法的精微動作:“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這樣精微的用筆,一旦入於碑刻,就很難清晰再現。


古今學書者臨帖的對比和誤區

  有些學書法者臨帖多年,一直都是在描畫形跡。他們不可謂不勤奮,但是用力用錯了方向,終不知筆法為何物。反之,若是以筆法為關注中心,在臨帖一開始可能不如“描畫”出來的那樣與範本相似;但是久之,筆法、動作逐漸熟練以後,神與形均會越來越與範本相近。因此,揣摩原帖的用筆動作才是臨帖過程中首要關注的。正如清代朱和羹所說:“臨帖須先觀字之起筆、落筆,抑揚頓挫,左右縈拂,上下銜接。”
古今學書者臨帖的對比和誤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