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的故事之(四)

觀音菩薩的故事之(四)

四、觀音菩薩成道地南海的說法

當時的妙善公主離開河南平頂山白雀寺順太行山向東一路而行,最後到達太行山最東端今天北京的香山一帶就再未前行,很有可能就在這一帶居住修行度化教人,也很有可能最後就在這一帶修成正果。當時在北京也許有大海存在,所以今天北京很多地方還保留著有關海的名稱。在今天北京的南邊大興就有一個地方叫“贏海”,在古代時稱為“南海子”。當然不是因名字叫“南海子”就認為是南海,在北京其實叫南海的地方不止一處。

觀音菩薩的故事之(四)

我們提出這種假設有三個理由:一是北京大興有個瀛海鎮,這與《西遊記》中所說的瀛海有非常的吻合之處。瀛海者浩瀚的大海,漢代王充《論衡•談天》中說:“九州之外,更有瀛海。”宋代賀鑄《海月謠》詞:“樓平迭巘。瞰瀛海、波三面。”這說明在古代這裡也是一片汪洋大海。二是現在的瀛海在古時就叫南海子,並且有史料記載這裡曾經是一片非常大的海域。如在清代《大興縣誌》記載:“南海子,非川也,以其為水所聚,而擅海子之名,則附入焉,如飛放泊之類也……中有殿,舊名幄殿。殿傍有晾鷹臺,鷹撲逐而汗,臺以息之;犯霜露而濡,臺以煦之。”

觀音菩薩的故事之(四)

另據《元史》記載:“冬春之交,天子或親倖近郊,縱鷹隼搏擊,以為猶豫之度,謂之飛放。”這裡的“飛放”即是“飛放泊”的意思,因為這裡距皇城很近,又稱“下馬飛放泊”。根據《遼史》記載:當時永定河以南今天的豐臺、大興、通州一帶都是湖泊,稱為“飛放泊”,就是放一種專門捕獵的鷹叫“海東青”來捕捉海上的動物。在清康熙《大興縣誌》記載:城南二十里有囿,曰南海子,方園一百六十里。在《明一統志》記載:永樂年間,南海子在京城南十二里,舊名下馬放飛泊,周圍凡一萬八千六百六十丈(相當於140裡)。

觀音菩薩的故事之(四)

在《日下早聞考》記載:清朝入主中原後,把南海子作為皇家苑囿,改名為“南苑”。從這些史料記載可以看出,當初的北京南城一帶確實是一片湖泊,並且就有“南海”之稱。三是北京瀛海在過去就有個寺廟名為“娘娘廟”,而娘娘正好是民間對觀音菩薩的稱呼。據有關史料記載,在明代之前這裡是湖泊,作為皇家捕獵之場所,後為湖水漸少成為大片沙洲。在明永樂年間從山西開始遷移來大量百姓,改上林苑為採育,開始有居民居住。當時的沁水營村就是由原來的觀音寺和小馬房三個名字共同組成。由此可見,這裡在很早以前就有一座觀音寺,並且還非常的古老著名,所以今天這裡的地名還取觀音寺。觀音寺也許是大興區最古老的寺院,具說在大興區文物管理所有觀音寺柱腳石的文字資料。而我們可以推斷觀音寺也許就是觀音菩薩當年從白雀寺到香山,最後就在今天的北京大興瀛海修行成道。

觀音菩薩的故事之(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