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學成績好,到了初中就下滑了呢?

不少家長有這樣的疑惑,原先小學成績很好,可上了初中孩子的成績就出現滑坡,什麼原因?該如何是好?孩子升入初中,會面臨著環境、學習方法和學習科目等的巨大改變,家長應針對小學和初中的不同,幫孩子儘快適應初中生活。

為什麼小學成績好,到了初中就下滑了呢?

1.學習方法:從傳授性到理解性

小學生的學習主要是眼看、手寫、記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學生對知識充分理解,並學會用思維去分析這些知識點。因此,建議家長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孩子多提問、多思考、多總結的學習習慣。

為什麼小學成績好,到了初中就下滑了呢?

2.學習要求:從指令性到計劃性

小學階段的學習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學生只要完成寫字、造句、背課文這些老師下達的簡單“學習指令”就行。但初中則要求學生自覺主動並且有計劃地學習。家長要讓孩子提前改變:學會預習,提高學習主動性。

3.學習行為:從隨意性到目標性

小學原本可能通過短計劃就能實現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到了初中之後則要求學生有一個“長安排”的計劃,才能實現。建議家長現在就開始培養孩子制定一週學習計劃和安排一週學習任務的習慣。

為什麼小學成績好,到了初中就下滑了呢?

4.學習時間:從短時性到長時性

小學生在學校花4個小時學習,在家裡花2個小時學習。而升到初中後,到校時間提前了,下課時間又推遲了,家長要做好學習時間調整的準備。

5.學習內容不同:從單純性到多樣化

小學的課堂教學容量小,作業量小,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鞏固。而到了初中,知識系統性比較強,需要孩子課後花時間去消化,不然很容易導致成績下滑。建議小學階段偏科嚴重的學生,現在就開始糾正孩子的偏科習慣。

為什麼小學成績好,到了初中就下滑了呢?

家長在瞭解了小學和初中的不同點之後,要做好調整,幫孩子儘快適應初中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