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的花環

遠山的花環

【01】

初中一年級的暑假,我多數的時間是和同學加鄰居的小新(同學的小名)去山上採野菜。

那時許多林區工人的家裡都餵養著家禽,山上的野菜長大後,就是家禽最好的食物,不僅因為野菜是動物們的美食,更因為它是沒有成本的飼料,所以上山採菜是那個年代孩子們業餘生活中的常態。

我之所以喜歡採野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答應上山採菜可以買根麻花帶著,作為午飯。

一次,我和小新上山採菜,快採完時下起了小雨,我們就趕緊往回趕,可走了一段,雨越下越大,我們只好找戶人家避避雨。

正好前面有幾戶人家,我們幾步就竄了過去,有一戶農家開著大門,我們就近跑走了進去,當跑到房門前發現還是鎖著的,只好到院子裡的玉米倉下(玉米倉上面用來儲存玉米,下面是懸空的)避雨。

剛忙著擦去臉上的雨水,就看到一位個頭很高、滿面蒼桑的老人牽著一頭牛匆忙走了進來,見到我們站在院子,先是一愣,然後邊去開房門邊叫我們進屋,我們看到老人很和氣也就沒再客氣。

屋裡面黑洞洞的,但牆上的毛主席畫像卻格外醒目。隨後老人和我們攀談起來。原來這裡只住著老人自己,他有個姑娘在山下的鎮裡住,他養著一頭牛和一窩豬仔,自己種著一片玉米地,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放牛、種地、餵豬,很少下山。

【02】

通過避雨的邂逅,我們和老人成了忘年交的朋友,只要是上山採菜,老人的家就成了我們休息的驛站。

老人雖然不識字,卻常給我們講開國十大元帥的故事,所以我們叫他"元帥爺爺",他聽了只是靦腆的笑,說"叫爺爺就行,我可不是什麼元帥",但我們覺得叫"元帥爺爺"他似乎更高興,所以有時還是這樣叫他。

我們常給他從鎮裡順便代買一些油、鹽、煙紙(卷旱菸的用紙)等生活用品。

初中二年級的時候,為支援西北地區解決荒漠化的問題,東北各地的學校發動學生捐獻草籽(草種)。

我們也不例外,老師給我們分配了採摘任務,每人必須交2斤規定品種的草籽,而且限時完成,交不上的,停課上山去採。

週日的一天,我和小新上山採草籽,結果跑了一天,也沒采多少,氣急敗壞的來到老人家裡,把學校要交草籽的事跟老人講了,並拿出我們採摘的草籽讓他給辯認。

老人笑著說,你們採的都不是,學校要的草籽象小豌豆一樣,老人毫不客氣的把我們辛苦採的"草籽"全部扔給了牛,然後說"明天我去給你們採吧"。

我們聽後高興至極,並補充道"後天就要交草籽,每人2斤,如果交不上可要停課的",老人笑笑說"放心吧,明天下午來取吧",我們連聲感謝;老人說你們也給我辦件事,明天給我捎一罈腐乳(紅方),然後遞給我們5元錢。

第二天的下午,我和小新到供銷社先去買腐乳,腐乳3元一罈,我們倆用一根木棍扛著,走了不遠被一位鄰居看到,他好奇的問我們幹什麼去,我們如實回答,鄰居聽了說"你們這麼下力,那人家得給你們點報酬,起碼要給個冰棍錢吧",我們聽後覺得好像有道理。

終於來到老人家,可家裡卻沒人。我們一直等到夜幕降臨,也沒能等到老人的歸來。 我們帶著對老人不信守諾言的怨氣準備回家,想到老人的食言,一氣之下,我們在買紅方找回的兩元中拿出2毛作為對我們的補償,其他的壓在了腐乳罈子下面,匆匆離去。

第二天的早上,太陽剛剛升起,我們倆就往學校走去,路上惴惴不安,想著交不上草籽將會面臨怎樣的訓斥和停課的後果。

還沒走到學校便遠遠的看見元帥爺爺蹲在學校門口的一角吸著旱菸,還不時左顧右盼,他的旁邊還放著一個鼓鼓的大袋子,見到我們,老人好像如釋重負。

原來他昨天採草籽回來的太晚和我們擦肩而過;他怕耽擱了今天交草籽,所以一大早就下山給我們送到學校,由於他不知道我們是哪個班級所以只好在校門口苦苦守候,我們見到他時已等了近兩個小時。

老人見到我們興奮的說"我採了一大袋,夠你們全班人用的了,你們誰都不用停課了"話語間帶著自豪和欣喜。剎那間,我的鼻腔酸澀,我們錯怪了老人,又聯想到昨天拿出的2毛錢,更是慚愧和懊悔。

在那年的暑假,我們又去了幾次山裡,只要看老人在家,我們就會進去坐上一會。一次說到明年學校還要交草籽怎麼辦,老人說明年我領你們去採,我問遠嗎,老人猶豫了一下,回答"不遠就在後山"。

【03】

時光飛逝,我們一晃初中畢業了,那年以後學校再沒收草籽。小新放棄了讀高中而是選擇了參軍,臨行前他邀我再上趟山,這次不是去採菜而是專程去與元帥爺爺告別。

於是,我們又踏上了那條熟悉的山路。可到老人家時,發現外面的大門鎖著,這是從未有過的情況,我們翻過低矮的土牆,來到房門前,房門卻沒有鎖,但裡面已是空空蕩蕩。

隔壁的鄰居聽到了動靜,透過稀疏的板杖告訴我們,老人半年前生病讓女兒接走了,不過最近聽說,老人已經病故,他的女兒前幾天來把老人家裡的東西全部搬走了,牛和豬也都賣了。

我們聽後,一時不知所措,覺得不太可能,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老人一刻也不曾停歇,一直在忙碌著。

我們默默地再一次走進屋子,在老人的房間裡,我們發現牆上貼著一張手畫的地圖,前面是一個簡陋的小房子,旁邊有條小路,房子的後面是幾座大山,在後山的後山上,畫著顆顆小豌豆。

我們忽然明白,圖上的小房子就是爺爺家,那條小路就是門前的山路,那小豌豆就是學校收的草籽。

我們想起和老人的約定,那句"明年如果學校還要交草籽的話,我領你們一同去採",好像還在耳畔。

我們想一定是老人生病後知道他不可能再領我們去了,所以畫了這張地圖。地圖雖然簡單甚至有些笨拙,但標示的清晰明瞭,可愛的小豌豆漫山遍野、顆粒飽滿。

我們發現老人說了謊,原來草籽不是就長在不遠的後山,而是很遠的後山的後山。

我們輕輕撕下這張手畫的地圖,悄悄離開老人的家,朝著後山的後山走去。傍晚前,我們將一些帶藤蔓的小豌豆編成一簇花環掛在了"元帥爺爺"家的房門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